反求諸己同學的和氏璧加更,以及2章粉紅加更。一共四章,挪去新文加更。待發出大結局後,休息幾天就會用新文還掉這四章。有拖無欠,握拳!(未完待續。)
第811章 大結局(上)
很多時候雲居雁都在想,皇帝稱得上兩面三刀的典範。他一方面與沈君燁聯合,一方面又配合他們。不過反過來想,沈君燁對皇帝並沒有半點忠心。她只是在利用皇帝,甚至是不擇手段“謀害”皇帝。至於他們,他們知道皇帝長時間服食丹藥的後果,可他們選擇了沉默。對他們而言,只有三皇子登位,他們才能真正安心。
有關雲惜柔,雲居雁無法預計她下一步的舉動。確切地說,不知道她身在何處。她希望她能夠出現,徹底了斷一切,不過希望是美好的,現實是無法預料的。
不管怎麼樣,京城的進展十分順利。皇帝與第一世一樣,不斷逼迫沈家。外人紛紛謠傳,皇帝有意針對郡王府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在這個時候突然發難,大半是因為沈子寒。而沈子寒的目的是雲居雁。甚至有人傳言,沈君昊之死其實是因為沈子寒想得到雲居雁。
當然,朝中大臣在意的不是這些風花雪月的事,他們看到的是二皇子身故,大皇子被貶為庶民,三皇子幽禁宮中,而沈子寒呢?他是皇帝長子,又鎮守邊關多年,在軍中頗有威望,他的養父威遠侯雖然已經隱退,但威信仍在。他似乎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因為這層原因,沈家愈加門庭冷落,就連啟昌侯府亦受牽連。
沈滄在“沈君昊”下葬後便臥床不起,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原本這只是取信於沈君燁的一環,但是當雲居雁得知沈滄虛弱不堪,忽然覺得不對勁。他很可能像前兩世一樣,在幾個月後病逝。她知道沈滄對沈君昊的重要性,因此擔憂萬分。
她的焦急落在沈君燁、章氏眼中,立馬演變為她在擔心。一旦沈滄身故。沈謹瑜年幼,沈倫又成了半個出家人,沈君儒一定會繼承王府。到時他們母子三人就是貨真價實的寄人籬下。因為這層關係,他們並不覺得雲居雁的憂心有什麼不妥。
這一日,雲居雁剛帶了兩個兒子踏入楓臨苑,希望沈滄在曾孫的陪伴下心情愉悅。管事突然來報,有一個名喚許安的老僕求見她。對方已經年逾七十,走路都哆哆嗦嗦的。
片刻的訝異過後,雲居雁意識到,這個許安可能是沈君燁安排的,目標是啟昌侯府的鐵匣子。按照她和沈滄原本的計劃,沈家老僕將在三日後出現,目的同樣是給雲居雁從啟昌侯府取回鐵匣子的藉口。
沈君燁有這樣的安排,不止展現了他想得到鐵匣子的決心。同時也讓雲居雁省了不少麻煩。畢竟她的外祖父可能真的安排了某人提示她鐵匣子的存在。一旦那人出現,便會讓沈君燁意識到,所謂的“沈家老僕”是她安排的,一切都是一個局。如今,應該擔心這事的是沈君燁,而非他們。
與雲居雁設想的差不多,許安見到她,一陣痛哭流涕。說了不少自己與雲居雁外祖父的往事,又說他是看著許氏出嫁的。卻沒有機會見到雲居雁,只因啟昌老侯爺把他藏了起來,為的就是今天。
雲居雁順著他的話問他,到底怎麼回事。他一五一十說出了匣子的來歷,言之灼灼地陳述,鐵匣子是大史氏與啟昌老侯爺的交易。盒子裡的東西原本是史家的。老侯爺為了確保外孫女嫁給沈君昊之後性命無虞,這才要求與大史氏一起儲存裡面的東西。鐵匣子是史家命人打造的,唯一的一把鑰匙在大史氏手中。鐵匣子一直就藏在侯府。老侯爺吩咐他,若是沈家有危險,就把這事偷偷告訴她。讓她用匣子裡的東西保住自己的命,同時儘量不要讓雲、許兩家受牽連。
雲居雁相信許安說的是真話,至少大部分是沈君燁所知的事實。她故作不信,對著許安說:“外祖父對我疼愛有加,怎麼會明知有危險,還讓我嫁給相公?你這分明就是胡說八道。”
許安再次跪下了,痛哭流涕地說:“大奶奶,老侯爺知道您一定會這麼問,其實老侯爺早就後悔了……”他擦了擦眼淚,又道:“在幾十年前,老侯爺曾欠下史老太爺一份人情。後來,史老太爺把沈夫人剛剛出生的兄長交給老侯爺,跪求老侯爺為史家保留最後一絲血脈。老侯爺雖然意識到不妥,但老侯爺為人仗義,又最重承諾,偷偷把襁褓中的孩子送去了江南。後來,沈夫人居然以此事要挾老侯爺,要求老侯爺在沈家危難之時,庇護她的孩子。老侯爺原本不願答應,但老侯爺說,念在沈夫人一片慈母之心,最終還是同意了。”
聽到這,雲居雁連連說,事情太過匪夷所思,她一時無法接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