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夫人嘆氣搖頭地走了,魏博良掀開簾子,進到了房裡,他身上帶來的一股涼意,也未曾讓於桑抬眼多看他一眼。
“我竟從不曉得,你如此賢良。”魏博良輕聲說道,語氣裡摻著他自己都不知道的嘲諷。
於桑好似沒聽見般,仍舊直愣愣地盯著床上百子千孫的雕花,不言不語。
魏博良忍不住輕笑了一聲,看著她,漸漸斂去了眼光中的波濤:“你好自休養吧。”
訊息傳到木魚衚衕的時候,已是第二日了。原該貴如油的春雨,好似一文不值般一瀉而下,打在地上,劈啪作響。
程氏拉著於小靈剛要從正院離開的時候,廖氏身邊的蕙其急匆匆跑了過來,也不知是雨水打溼了她的臉,還是滾燙的淚珠。只聽她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朝廖氏道:“魏家的人來了,說是咱家姑奶奶……小產了。”
“你說什麼?!”廖氏拍案而起,起的猛了,差點栽在地上。
於小靈驚得眉毛一跳,於桑這是……出事了?
不過,只要於桑性命無憂,也就沒她於小靈什麼事。於小靈隨著程氏回去了,於清楊卻被廖氏叫著,一道去了魏家。
下晌,廖氏回來了,還把於桑也帶了回來,美其名曰:休養。
事情傳到於小靈耳朵裡邊的時候,只剩下唏噓一片了。
“嘖嘖,咱們姑奶奶整日裡心高氣傲的,這下被人收拾了吧。似太太您這般的慈和人,滿京城也找不出幾個。嘖嘖。”魏嬤嬤嘴巴“嘖”個不停,說著於桑的事。
因而於小靈醒了,又閉了眼裝睡。
“唉,好歹也是婦人家的第一胎,她們怎麼下得去手。作孽呀。”程氏嘆道。
“誰說不是?人家可都厲害著呢,看把姑奶奶害的,偏偏一個把柄都抓不住,姑奶奶只能打掉牙和血吞。不過姑奶奶也真是聰明過了頭,自己去翻醫書,這出了事,可不得自己揹著……”
魏嬤嬤和程氏就著這個話題說了半晌,於小靈這廂,我聽了個明明白白。
於桑,果然是被人算計了。
這算不算,聰明反被聰明誤呢?
於小靈也禁不住對她的遭遇撇了嘴,這做人,是不是糊塗點好呢?就像程氏?吃點小虧也就算了?
可程氏也是命好,進了於家,廖氏和崔氏都沒什麼大本事,所以她才過的清泰,若是也似於桑般進了魏家那樣的人家,估計還是會白白葬送了一條小命吧。
這個問題很是深邃,於小靈想來想去不得要領。反正這會兒她才六歲,再思索幾年,也許就有答案了。
正當於小靈以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的時候,於秉祖卻發了話。
“……靈兒活潑好動,又愛逗樂,該多去陪陪她姑姑才是。”
活潑好動,她並沒有什麼異議,不過愛逗樂這一條,不知她祖父是怎麼得出的結論呢?
且不管於秉祖如何覺得她愛逗樂,於小靈這個差事卻是卸不了了,她只好每日上晌下晌,去於桑那裡點丁點卯,與她湊些樂子。
約莫過了半月有餘,於桑的身子便好了很多,日常裡也能在院子走來走去。可精神還是那般萎靡不振,於小靈看在她可憐巴巴的份上,也試著使勁渾身解數博她一笑,可收效甚微。
如此,於小靈也不勉強了。近日便在於桑的歸蕪院裡背起《三字經》,也算完成於秉祖交給她的差事了。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苟燕山,有益方……”
有小丫鬟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往於桑房裡去了。於小靈豎了耳朵,隱約聽見了“姑爺”二字。
魏博良?
想起這個,於小靈忽然覺得好似從於桑回來就沒見他來過,而在於桑這裡,也沒聽見過有關魏博良的事?
這少年夫妻,難道因為一個三月不到的胎兒,鬧翻了?
那於桑豈不是更慘了?丟了孩子,還失了丈夫的歡心?
於小靈壓下滿腹狐疑,又搖頭晃腦地背起了《三字經》。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姑爺來了。”
這回,門前的小丫鬟通稟完,於小靈便聽見了男子穩健的腳步聲。
她回過頭來,正瞧見好久不見的姑父,魏博良。
“靈兒也在?背《三字經》呢?”魏博良見她乖巧地朝自己行禮,走過來摸了摸於小靈額前的碎髮。
於小靈抬頭看他,卻見他神色仍然溫潤,可整個人卻比之前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