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放棄的。”
趙烈倒也不是虛言,康熙時舉國建造海船,水師幾乎從無到有的建立起來。就是為了奪取臺灣,如今北華濟州的田畝丁口遠遠在臺灣之上,滿清更是不會放過。
而廣闊的中原大地會為其提供充足的錢糧和人手組建水師,對於中原來講,水師的建立關鍵看天子的意志,只要他想。就能建立起來。
此時眾人大半是信了,因為蒙元的例子在哪裡擺著呢,蒙人不識水性,但是他們的水師甚至遠征倭國,大多數的水師軍兵都是漢人組成的。
“因此,大明是否能抵擋住建奴的攻擊才是緊要處,我北華如今不能袖手旁觀,本將聽聞,很多百姓如今只是關心自家的小日子。其他漠不關心,甚至對北華出兵倭國都有怨言,這是安逸的太久了,忘了遼東的教訓,當你們不修兵戈時,就是敵人來臨的時候,如果遼鎮有精銳精兵護佑,建奴還能一舉攻陷遼瀋。佔據遼東,你等還用背井離鄉嗎。”
趙烈看著如今鴉雀無聲聽著的眾人。他手臂有力的一揮,
“絕不能等到敵人的刀槍砍在刺在我等身上時才想起反抗,那就象遼東一般太晚了,須得未雨綢繆,在敵人強大以前就要剿滅他,你等說對不對。”
眾人都是大喊對。對趙烈的話進行呼應。
“嗯,相通了就好,你等回去後要通曉村民,大明的生死,是不是落入建奴之手。干係我北華能不能繼續過上好日子,萬不可輕忽。”
趙烈最後說道。
“你等有些人可能還是將信將疑,不過你等想想,如今大明只剩下山海錦州苦苦支撐,如果山海有失,大明休矣,如果有多處關隘還能多從抵擋,只有一個關隘,早晚有一天會被攻克,遼瀋如何,如此堅城尚不能保全,何況就是一個山海關,你們都是遼東軍戶出身,感同身受,想來會曉得大明如今是風雨飄搖中,如果我軍不支援大明,如果建奴佔據了大明,就會有千萬丁口,根本不是我北華能撼動的。到時就是建奴來攻打我北華了。”
萬基的話進一步加劇了這些人的恐慌,兩位大人說的應該沒錯吧,這可是他們天天供奉的兩位德高望重的大人所言,立時底下響起亂蓬蓬的議論聲。
趙烈和萬基相視一眼,微微一笑,成了,今天只要在他們心裡打入這個楔子,加上日後的宣揚,北華的百姓都會鼓動起來。
畢竟這些都是經歷了戰亂的遼人和登萊人,他們對戰亂極度的恐懼,只要危及他們幸福的小日子,他們會同建奴的血拼到底的。
之所以有今天的講話,那是因為萬基和顧五嶽都講到如今北華有些太安逸了,很多百姓都低頭只顧自家的小日子,對出兵濟州和倭國心有怨言,趙烈覺得是極為不好的苗頭,可能腐蝕軍心士氣,須得儘早壓制。
接下來萬基白士第說明了議事會的章程,比如日後商議商稅農稅是否上揚,同時制定修改法令,還有是否向外出兵等等。
當然這要有個過程,三年後首先要由村民選舉各村議事,組成各縣的議事會,再從中選舉北華議事會議事,最後組成議事會,最後在五年後,開始正式施行。
這種安排,趙烈是為了不耽擱如今的出兵等安排,如果同建奴決戰有了結果,議事會即使有了一定許可權,對破虜軍的出兵等事宜也沒有了大的掣肘。
萬基和白士第的話讓這些村長們一愣一愣的,說實話誰當了議事,就有了很多有形無形的權力,這個他們曉得了,但是這些不是以往都由大人們把控嗎,如何此番可以由他們做主。
比如這個稅賦,從來都是朝廷拍腦袋就定下來了,此番卻是議事會裁定,怎麼說也不靠譜,不會是說說而已吧,如果是自己決定,誰還能允許漲稅賦,自己給自己加稅,不可能的事。
也許就是大人們說著玩呢,因此他們大多數不是太在意,但是他們在意體面,能從鄉下村子到花都任議事,這是多體面的事情,說出去家裡的氣勢都不同,此外是不是給家裡的兒孫能帶來不同呢。
當然有些人也開始打著小盤算,如果成了議事,是不是就有了官衣,是不是在村裡就可以一言九鼎了。
“大人,這裡可是有些人心裡有些小心思,恐怕將來魚肉鄉里的都有。”看著下面忙亂的景象,顧五嶽小聲道。
“呵呵,人之常情,誰都想得到一些什麼,但是不可越界,昨晚同你講的成立監察部要儘快,從即日起就開始私訪下面的官吏議事的私評,如有罪證可即刻鎖拿。”趙烈看著忙碌紛亂的場景也是低聲道。
“大人這個法子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