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交到大帥趙烈手中。
從這件事上,也看出張鼓聲對於藍三的看重,因此藍三不敢大意,一路疾行。
幸虧隨行的一艘飛剪船去過相模灣探查過,這才沒有耽擱行程,在茫茫大海中直驅相模灣北部的鎌倉。
離著鎌倉越近,藍三越是焦急,畢竟指揮使張鼓聲的焦急一望可知,這在這位年輕上司那裡很少看到,因此藍三雖說不曉得信札的內容,卻也是不敢怠慢,希望越快抵達越好,好將信札親手交給趙烈大人。
遠遠的東北方向一絲黑線若隱若現,藍三心頭一喜,是陸地,看來鎌倉這是要到了。
就在此時,對面的天際升起點點帆影,一看就是蓋倫船的軟帆。
藍三即刻下令備戰,畢竟幕府水師可是有蓋倫戰艦的,不能大意,雖說破虜軍主力水師的巡海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接近到數里處,藍三一看。果然是破虜軍兩艘戰船,一艘巡海船,一艘唐級戰艦,遠望鏡中對方主桅上飄舞的鷹頭清晰可見。
當這艘船的船名也映入遠望鏡中時,藍三不禁咧嘴樂了,因為這艘船就是段志玄號。他的船長叫張環。
呵呵,兩人也是數月不見了,如今竟然在相模灣相遇,當真是難得。
當兩人在海上相遇交錯而過時,藍三和張環打一個招呼,如今不同往日,昔日久別相逢又奔又跳的場面被兩人正式的軍禮取代。
介於藍三所言的事情嚴重,張環立即讓巡海船繼續巡海,他則是調轉段志玄號的船頭同高仙芝號一同向鎌倉駛去。
就在此時。橫濱西南數里原野上鼓號齊鳴旌旗招展,數萬人從北方和南方兩個方向上接近著,今日後這裡一定會是屍山血海,當然如今這裡的原野還算清爽。
騎在幾匹高頭大馬上,井伊直孝、土井利勝、堀田正盛正在瞭望敵陣,當然所謂的高頭大馬上那是同日本馬比,如果是對面的戰馬那還是算了。
他們的身邊簇擁著大票的旗手、護衛,德川家的馬印、旗幟。以及他們各自的官職、藩屬旗幟就有幾十面,當真是拉風無比。有幕府總大將副大將的派頭。
但是如今他們三人都是皺眉看著對面明人的軍陣,大股的煙塵升騰著,馬的鳴叫響徹原野,黑紅色的人潮跳動著向幕府軍前行著。
數萬戰馬的跑動讓遠離數里之外的他們都能感到大地正在顫動不已,如雷的蹄聲就像擊打在他們的心頭。
最讓他們驚詫的是對方的騎兵排列的極為整肅,說句臉紅的話。馬排出的陣勢比幕府軍足輕排出的陣勢還要整齊,簡直匪夷所思,只能說明對方確是勁敵。
當然排列整齊的軍兵韌性不足,不敢血戰的也是不少,因此井伊直孝和土井利勝沒有太多詫異。但是對方都是騎兵這個太難對付。
“井伊大人,看來只有將鐵炮手全部調集到前排才好,如果鐵炮手能將明軍的騎隊打散,後面的足輕和騎備趁機突入,一旦近戰搏殺,此戰我軍必勝。”
土井利勝建言道。
“嗯,土井大人所言極是,鐵炮手確是對付騎兵的好辦法,在其後的長槍足輕也要跟進,這樣才能一舉破掉對方的騎隊,然後在兩翼的騎兵才能趁勢掩殺。”
井伊直孝一言而決,下了決斷。
身邊的四名部將九名侍大將以及四十餘名足輕大將齊齊的彎腰嘿然領命,動作標準優美,體現了倭國人自小淬鍊的良好腰腹力量。
總大將決斷一下,所有的部將開始施行,眾多的傳令兵身背靠旗穿梭在各個戰隊中,一時讓人看著眼花繚亂。
趙烈、李祿、韓建、關明、王海州等人也是陣前觀看著幕府軍的東向。
幕府軍在旗幟號角的指揮下重新組陣,而趙烈一行人則是看得有些眼花繚亂,雖說對面倭人比破虜軍人數稍多,但是也多不哪裡去。
但是旗幟的數量能有十倍計,幕府大將軍的旗幟,幾位老中就是幾十面旗幟,而下面的部將侍大將足輕大將等各有旗幟,還有各個參戰大名的旗幟、參戰大名部將的旗幟,加上很多軍兵身上的靠旗,簡直讓人看的眼暈,幾乎不能分辨敵手的調撥。
趙烈看的眼花繚亂後,根本就不看這些旗幟,他只是觀看對方的兵種變化。
果然,過了一會兒他發現倭人的四千騎備向兩翼佈陣,而鐵炮足輕和長槍足輕向中間靠攏。
嗯,標準的列陣方式,騎兵護住兩翼,而步隊居於中間。
而且倭人的主將極為的聰明,他靠城列陣,後面還是大營,坐等破虜軍攻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