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都沒能想到那高陽麾下兵馬居然強悍如斯。不但生生守住了洛陽城,甚至還敢於大軍出擊。一舉擊潰了十餘萬之眾的西涼軍團!
要知道,雖然士氣低落,指揮混亂。但那好歹也是足足十餘萬的兵馬,而且還是在最為適合他們作戰的野戰之中。
到了這個時候。袁紹已經再也無法坐視下去。這樣的敵人無論如何慎重以對都不為過。
當機立斷的袁紹當時就覺得無法戰勝這樣一支兵馬,準備撤兵。只是,為了能夠全身而退,袁紹便鼓動諸侯準備對洛陽城發起最後一搏。
這同樣也是兩手準備。要是真的能夠打下洛陽城,那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要是攻城無果,也可以拖住高陽。讓袁紹可以從容的返回河北。
“清除叛逆,重整朝綱。”袁紹深知進退有度之道,單單只是空口白話估計無法說動這些見利眼開的諸侯們。
微微沉吟片刻之後,隨即就丟擲了誘餌“朝堂諸公大多為那高子厚所害,餘者也盡皆是其爪牙,為其張目。只要清繳了叛逆之後,吾等必然要位列朝堂,為陛下分憂。”
這是用名來收買。朝堂上的大佬都被那高陽殺的差不多了。剩下一些還沒有死的也沒有什麼用處。咱們只要是打贏了,那說誰是附庸叛逆都可以。這些人屁股下面的位置隨便選。
而且皇帝年紀小,手上也沒什麼實力。咱們控制了朝堂不就等於是控制了天下嗎?
袁紹這番話一出,那些精明的諸侯們瞬間眼神就亮了起來。在大漢帝國還沒有分崩離析之前,朝堂就是爭權奪利的最高場合所在。
袁紹微微眯起眼神,嘴角勾勒出一抹讓人無法察覺的嘲諷笑意,頓了頓,接著說道“那高子厚劫掠洛陽城,擄掠民財,搜刮武庫。又接手了西涼軍遺留下的財貨,身家豐厚。一旦吾等攻下洛陽城,必然要按照諸位出力多寡來分配這批賊贓。”
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勾引了。洛陽城作為天下財富聚集之地,說是富甲天下一點都不為過。西涼軍劫掠無數,最終卻都便宜了高陽。而高陽在洛陽城內對世家門閥高舉屠刀,更是收穫豐盛。這些財貨之外,還有高陽給麾下兵馬使用的那些甲冑、兵器以及最最讓人震撼的燃燒彈和硬弩!這些東西全都是各路諸侯心之所繫。
如果說前邊的權位名聲還沒能完全打動所有人的話,那這番實實在在的利誘就讓幾乎所有人都動容了。
這種能夠看在眼裡的好處才是最為誘惑的。幾乎所有的諸侯軍將們全都露出了貪婪的目光。他們起兵作戰,不就是為了得到好處嗎?
袁紹視線掃過,看在那一張張寫滿了渴望與貪婪的臉龐,嘴角的笑意無論如何也控制不住。這些蠢貨,簡簡單單幾句話都把他們全都送入甕中。自己貪心不足蛇吞象,死了也不能責怪別人!
沒錯了,袁紹壓根就沒認為心思不齊。看起來異常強大,但是實際上不過是一盤散沙的關東聯軍能夠打敗那高子厚的軍隊!
高陽親率三萬戰兵出城,一戰擊潰了數倍於己,素來以野戰聞名於世的西涼鐵騎。雖然說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在其中,但是其強悍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當時袁紹就在遠處親眼目睹了整個戰鬥過程。在西涼軍團崩潰之後,袁紹當場就做出判斷,那樣一支強悍的軍隊絕對不是一盤散沙的關東聯軍能夠戰而勝之的。打仗,並不僅僅是人數夠多就可以的。
事不可為之下,袁紹當機立斷當場就萌生了退意。只不過,如此規模的龐大軍隊。而且還是多路人馬拼湊在一起的軍隊,想要安穩的離開幾乎不可能。那高子厚又不是傻子,他怎麼可能不追擊?
以高陽帶兵擊潰西涼軍那一戰來看,高陽喜好先打強敵,震懾弱旅。一旦撤軍變成了一場誰都想先走的潰退,那高陽極有可能將主要追擊目標放在實力最為強大的盟主袁紹身上!
與絕大部分人所想的完全不同。袁紹本人其實並不怎麼在乎那個聯軍盟主的位置。
他袁紹乃是四世三公的袁家掌權人,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無論是手中的實力還是個人的威望都異常強悍。一個盟主,在他眼裡又能算的了什麼?
年紀輕輕就手握如此重權,心高氣傲的袁紹向來都沒有將天下豪傑放在眼中。他相信以自己手中的實力足以掃蕩天下。重整乾坤!
務實而又驕傲的袁紹非常清楚,他最強大的實力並不是自己那高貴的出身,也不是名滿天下的威望。而是那些忠心於他的強大軍隊!
亂世之中,手中有了兵馬。哪怕你出身低微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