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滾回太原城去!”
李綱本來就是和蔡攸老爹對著幹的強人。眼看著蔡攸這個蠢貨上來就擺出一個大烏龍,哪裡還會對他客氣?要不是他身上還帶著徽宗的聖旨,當時就敢把他攆回汴梁去!
蔡攸此人就是一個欺軟怕硬。有好處就上,沒好處的就躲的人。他為了自己的權位,就連他老爹都敢出賣,哪裡會有什麼立場可言?
他可沒有膽量和李綱對著幹。被一通訓斥之後,看著周圍人的怪異目光,臉色憋的漲紅,狠狠的甩了下衣袖,轉身就回到房內休息去了。
李綱是宋欽宗的人,而蔡攸當然就是宋徽宗的人了。
年初的時候,女真人大軍南下。進逼汴梁城。宋徽宗驚慌失措的南逃,匆匆忙忙之間禪位於宋欽宗趙桓,讓他留在汴梁城中等死。
誰知道宋欽宗命大,重用李綱等人抵抗金軍。同時全國各地的勤王之師大舉到來,居然成功的抵禦住了女真人的第一次圍攻。
等到女真人退兵之後,南逃的宋徽宗一群人又厚著臉皮回到了汴梁城。
只不過,他們的位置上此刻都已經有人了,就連皇帝都換了。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以來爭奪最為激烈的東西就是權力了。享受過權力的美妙滋味。誰又能夠真正的放手呢?高陽這種沒的選擇的例外。
一邊是新君登基,手下一大幫子跟著他翻身的新人還有之前徽宗在位時期不得志的大臣們。而且因為他們成功抵禦了女真人的攻擊,聲望很高。
另外一邊則是退位的皇帝,帶著一大幫子老臣舊人。雖然落魄了。更沒有名聲這種東西。但是經營多年,盤根錯節的各種關係深入這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宋徽宗這邊雖然名聲狼藉,但是實力依然雄厚。
倆幫人馬在女真軍隊還沒有完全撤出國土的時候就開始了一番龍爭虎鬥。權利的爭奪是殘酷的。哪怕此刻外敵環視,國家危在旦夕也要先自己決出一個勝負才行!
倆邊都有明白事理的人。都知道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是用黨爭能夠解決問題的了。想要佔據上風,那就必須手握兵權!被文人士大夫們壓制了百年之久的武人們才是關鍵!
汴梁城中的都門禁軍也幾乎要分成了倆派。宋朝皇帝的皇后妃子向來都是從這些將們勳貴自家迎娶。幾乎家家都是皇親國戚。各種亂七八糟的勢力盤根錯節,誰都不敢真正表態支援哪位皇帝。只能明面上僵持,暗地裡耍著各種手段。
不過,在明白人的眼中,所謂的都門禁軍壓根就不頂事!因為不能打,除了人數之外什麼作用都起不了。他們需要的是外援,是戰力強悍的外援!
高陽麾下的常勝軍突然間猶如彗星般耀眼崛起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一支可以擊潰完顏宗翰,嚇的完顏希尹狼奔鼠竄的強大軍隊就是決定性的力量!
在西軍幾乎瓦解的此時此刻,像常勝軍這樣一支強悍的軍隊選擇投靠誰,那就幾乎決定了勝負輸贏!不用多做些什麼,只要以勤王的名義將常勝軍調遣至汴梁城,那就勝負已分。
更何況,這樣一支強軍足以對抗北面強悍的女真軍團。守衛住老祖宗們傳下來的大好江山。
至於祖傳的防備軍將做大的手段當然有的是。等到大勢已定之後,在都使出來也不遲。大宋傳承壓制武人百餘年,怎麼可能會讓一支強大軍閥再出現?!西軍就是他們的例子!
至於用一群文弱書生們去百般壓制羞辱武人,弄的這個民族的血性和尚武精神日漸消失。整得到後來誰都打不過、誰都能上來踩上幾腳外帶吐上幾口唾沫的地步,那他們是不管的。只要自己活的好就行。
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
此時此刻,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拉攏好高陽,將那支強悍的常勝軍拉攏到自己的身邊。
至於宋徽宗方面為什麼會派蔡攸這個看起來有些蠢的人來做拉攏高陽的事情?那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宋徽宗的親信們都要留在汴梁城中和另外一派做黨爭。委實是抽不開身。在這些親信之中,還有空閒的、身份也足夠的就只有蔡攸一個了。
還有就是,宋徽宗重要的心腹大臣蔡京想要給自己的兒子和這個家族留下一條後路!
蔡京已經八十歲了。他還能活多久?自己的兒子們是個什麼德行他比誰都清楚!
一旦他死了,那整個蔡家都將會崩潰!為了給子孫們留下一條後路,蔡京是花了大氣力為自己兒子搶到的這次差事!
只可惜,蔡老丞相一番苦心全都成了白費。蔡攸其實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