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也是明軍守備最為嚴密的地段。
高陽麾下新軍兵馬這次帶過來接近四萬人。除去那些輔兵夥兵還有炮兵等等,真正的戰兵不足三萬。其中還有約五千人的龍騎兵。能戰的步兵也就兩萬多人。當然了,新軍裡的那些輔助兵同樣可以上戰場。他們和正兵接受的是相同的訓練。軍餉待遇什麼的也都差不太多。只不過是分工不同而已。拿起武器同樣能戰,只是此刻並不需要如此而已。
兩萬多的戰兵想要圍死滿清軍隊的大營還是有些困難的。因此主要封鎖方向就放在了面向寧遠城一側的官道附近。
經驗豐富的多鐸雖然之前犯了判斷錯誤。可是這個時候他依然能夠保持冷靜。先是派出扎楞木主動出擊寧遠方向的官道,用以吸引明軍的注意力。之後拋棄大部分的軍馬任由他們炸營四下裡亂跑去擾亂明軍的視線。等到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後。他本人才帶著全軍最為精銳的一支部隊避開了正對寧遠城的方向,選擇了側面逃竄。
不得不說,他已經做到了能做的一切。並且他選擇的突圍方向的確守備力量不強。但是,他面對的不是往日裡隨隨便便就能輕鬆擊敗的明軍。而是一支訓練有素。士氣高漲,裝備著純粹先進火器化武器的部隊!武器裝備上面的巨大差距並不是身體和數量就可以彌補的。
多鐸發起突圍的時候,打頭的是數百名滿清軍隊之中最為能戰的巴牙喇們。此刻整個大營早就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