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部分(2 / 4)

小說:穿梭時空的商人 作者:

到我去解圍,那他的命運就將走向另外一個方向。如果他沒能撐住。在我到達之前就投降了,那我也只能說上一聲不好意思。我要為民除害!”

“命運這種玄妙的東西我不明白。”原點輕聲開口說道“不過我知道面臨困境的時候做選擇是最為艱難的事情。不同的選擇就代表著不同的未來。”

“嗯。”高陽應了一聲。微微眯起眼睛,看著眼前繁忙喧囂,熱鬧無比的大營。軍士們的臉上都帶著滿足與興奮的笑意。輕輕勾起嘴角,低聲呢喃著“我帶他們過來,就是為了改變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這個世界的命運的!誰也不能阻止我。吳三桂不行,多爾袞不行。就算是皇太極從墳墓之中跳出來也不行!”

。。。。。。

此前行軍的時候高陽帶著新軍走在前面,而吳襄的京營和高第的山海關兵都被遠遠的落在了後面十餘里地之外。就這樣都不行,吳襄的京營這一路上已經砍掉了上百顆逃兵的腦袋。而那些沒被抓到的逃兵至少上千!

朱棣時代的那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駐京大軍,在經過了數百年的蹉跎之後。此時早已經完全腐爛掉了。

當年朱棣在京師登基之後。京營的規模達到了七十二個衛所之多,軍士總數高達三十多萬人!在整個北直隸境內的駐軍人數達到六十萬!那個時候的京營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強軍。這也是朱棣定下的中央強,地方弱的軍事部署。

隨著時間的流逝,規模龐大的京營編制一改再改。從一開始的三大營改成了十團營。十團營之後又改成了十二營。接下來又變成了東西官廳。最後又變回了三大營。即五軍、神樞、神機三大營。規模也逐漸縮減。大頭巾們以國家太平,養兵太多消耗過大為由一直在裁減京營。

不管明廷任何整改京營,京營的整體架構依然沒有脫離明朝衛所制的範圍之內。其制度弊端的腐朽性一脈相承。

隨著時間的演變,軍中佔役和空餉這種直接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問題從來就沒有真正被解決過。原本作為國家核心戰鬥力的京營很快就變成了京師權貴們的禁臠。

正德初年給事中王中良奉命整頓京營。結果發現兵部登記在冊的兵額是三十八萬,而在籍的卻只有十四萬之數,至於可堪一用的只有區區兩萬人!

這還是在明中的時候。其後各位明朝皇帝都有過多次企圖振奮京營的嘗試,但是每一次都是以失敗結束。沒辦法,京師的權貴們既分空額吃軍餉,又佔役使用在籍計程車兵,把士兵變成他們家中的家奴奴役。其中隱藏的巨大私利,讓任何試圖改變的嘗試都變的阻力重重。哪怕是皇帝也無法強硬對抗一整個權貴階層。正德皇帝的意外落水,紅丸案,移宮案等等,這些事情的背後全都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複雜內幕。

到了崇禎末年的時候,京營實際上戰鬥力極差。佔役和空餉比之一般的地方普通營兵還要高。即便是在籍的那些軍兵們,其中也充斥著大量的乞丐、青皮、幫閒。全都是混人頭充數的。這還沒上戰場呢,單單只是行軍就已經開始出現崩潰的兆頭了。

而高第那邊的山海關兵馬則是要比吳襄的京營強上許多。不管怎麼說,畢竟也是號稱明末最強的關寧軍,怎麼著也要比那些爛透了的京營要強的多的多。

當早上傳來高陽的新軍已經和建虜們接上火的訊息之後,京營的崩潰就達到了最**。

許多軍士扔掉自己生鏽的兵器和破破爛爛,裡面全是稻草的鴛鴦戰襖。就這麼直直的逃出了大營。而吳襄這個時候也沒有任何阻攔的意思。他自己都在做著準備,一旦前方傳來高陽戰敗的訊息,他當即就會帶著自己身邊的精銳家丁們一路逃回山海關去。至於日後該當如何,那就要看他那寶貝兒子的選擇了。

高第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他同樣是在收拾著東西準備逃跑。只不過關寧軍有著主場之利,而且他們逃跑的經驗豐富,單獨溜掉的人幾乎沒有。他們同樣也在等著前方傳來高陽戰敗的訊息。

不是他們對高陽沒有信心,而是這麼多年以來,不知道有多少大明的軍隊被葬送在了這被無數殷紅鮮血浸透了的遼西之地。之前明軍也有過幾次十餘萬大軍前去解救被圍堡壘的事情,其中不乏強軍。但是最終全部都是以失敗告終。那麼多的強軍都沒能做到的事情,高陽帶著區區四萬新近招募的農夫們就想打敗戰無不勝的滿清軍隊?吳襄他們怎麼可能相信!

“前方此刻如何了?”雖然吳襄一路行軍過來,但是他身上卻收拾得十分整潔。一身亮眼的鎧甲,騎乘在高頭大馬上,對著回來稟報軍情的探子沉聲問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