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們的重點關注,最終沒能成功。三千多名的蒙古騎兵,最終能夠活著逃出生天的不足千人。這種戰損比率對於極為擅長逃跑和只願意打順風仗的蒙古騎兵們來說可是極為罕見的。不是他們變的英勇無畏了,而是大明新軍的打擊能力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極限!
視線轉向主戰場。當戰場左側雙方的騎兵部隊爆發激戰的時候。戰場中間的數千名包衣奴才們也同樣在經受著生與死的殘酷考驗!
包衣奴才們的武器裝備亂七八糟,什麼樣的東西都有,這一點要看他們各自的主人願意給什麼。有的拿著往日裡從大明搶來的各式武器,而有的就只能拿著平日裡幹活的農具了。
主人有錢的會給自家的奴才們配備上不錯的兵器。甚至有少部分人還擁有皮甲護身。不過往日裡能夠救命的皮甲此刻卻成為了一道奪命符!
根據牛錄章京多圖的命令,所有穿戴著皮甲的,手中有盾牌的包衣奴才們全都被頂在了最前面。而這些人也將經受著最為猛烈的火力打擊!這還是在炮兵們沒有進入陣地的情況下。
這支包衣奴才們組成的大軍向前推進的時候,新軍這邊也沒有閒著。他們同樣在各級生化戰士的指揮下繼續前行。雙方之間的距離被迅速拉近。這讓所有看到這一幕的包衣奴才們全都開始更加膽戰心驚起來。
他們往日裡可從來沒有見過明軍這麼大膽過。能夠堅持戰陣不崩潰的就已經是極為強悍的明軍了。從來就沒有見過敢於主動對沖的!這是明軍嗎?!
當戰場左側的激戰爆發之後,雙方之間的距離已經進入到了新式弗格森步槍的有效殺傷範圍之內。隨著嘹亮的軍號聲響起,原先那亢奮人心的鼓點聲瞬間停了下來。而穩步向前推進的新軍方陣也幾乎同時停了下來!
高陽編練的這支新軍並沒有採用明軍慣用的“正奇遊援”的總兵官編制。高陽直接用上了現代時空的軍隊編制。因為是新部隊。因為有生化戰士們作為基幹力量,因為有高陽的大力支援。這支新軍和以往所有的明軍全然不同。這是一支在各個方面都是劃時代的軍事力量!
首先過河的這支萬人軍陣其實就是一個師級編制的萬人隊。基礎作戰力量就是一個個兵力在二百人左右的普通步兵連隊。他們以軍旗為中心聚攏成一個個猶如刺蝟一般的火槍方陣。以軍號和旗語作為聯絡手段,協同指揮各部作戰。以護旗手旁邊掛著腰鼓的鼓手們為前進、停止、後退的命令釋出者。透過儘可能的簡化指揮方式來指揮作戰!
當數十個連隊以極小的間隔排列在一起組成一個巨大的軍陣的時候,高陽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支軍隊可以擊垮他們。除非這些新軍們自己崩潰。
但是想要讓一支有著高福利、高待遇、高回報率,同時訓練有素、裝備精良、軍心堅定的軍隊崩潰。那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夠做到?至少這數千名都已經開始發抖的包衣奴才們估計是不行的。
滿清軍隊以往在面對明軍火銃兵時候,都是讓一些富有經驗的騎兵或步兵在火銃的射程範圍之外用盡辦法去勾引明軍開火。而那些一向都缺乏訓練,缺乏優良裝備,缺乏軍心士氣的明軍火槍兵們就會迫不及待將手中的火銃打響!
雖然看起來煙火閃光、聲如霹靂的極為熱鬧。但是實際上卻幾乎沒有任何作用。在明軍火槍兵發射之後滿清的大部隊再往前衝,往往在明軍火槍兵重新裝填以前就能衝到面前。只要能夠靠上去,那剩下的就是砍瓜切菜的事情了。
但是此刻他們面前的這支新軍完全顛覆了滿清以往的所有作戰經驗。射程遠、射擊精度極高,這是裝備精良。軍隊令行禁止、整齊劃一,這是訓練有素。同時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士氣方面的影響。這樣一支軍隊他們根本就啃不動。
命令就是命令。多圖也不敢違背阿巴泰的命令,他只能去驅趕著那些包衣奴才們上前去衝陣。反正這些奴隸們死了就死了,大不了再入關去抓好了。那些兩腳羊們到處都是。
隨著低沉的牛角號聲被吹響,那支由數千人組成的龐大軍陣忽然爆發出幾聲大吼,之後便開始緩緩加速向前移動。多圖帶著旗丁們持著雪亮的戰刀在後面壓陣,逼迫著那些包衣奴才奮勇上前!
雙方之間的距離有好幾百米遠,在這個距離發起衝鋒的都是一些蠢貨。因為壓根就不用別人打你,等你持槍舉盾,身披戰甲的跑過這段距離之後。估計就連站都站不起來!更別提去廝殺了。因此,這些包衣奴才們只能緩步上前。
滿清軍隊可以拖,但是高陽的新軍卻沒有和他們磨蹭下去的意思。隨著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