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七十那是康熙皇帝心中的一塊硬肋。它總是那麼硌得慌。尤其 是在十阿哥給董鄂七十拎回二斤點心之後。
這個事情沒有比他這個貼身大總管更清楚的了。
李德全儘量繞過這兩條,認真地組織一下語言。
然後李德全回話“貴寶格格一直都很好”這個應當是最安全的回答。
康熙爺樂的點頭,這個確實愛聽“只要少跟董鄂七十那樣的人接觸,貴寶自然隨時都是好的”
看吧這個當主子的對董鄂七十那是多麼的牢記在心中。
李德全的臉上笑容保持的有點艱難。腦袋裡面都開始打結了。
就怕在萬歲口中提到董鄂七十。這也是他這個奴才心中的硬肋呀。
還沒等李德全緩過勁兒來呢。就聽萬歲爺繼續問了“說起來,董鄂七十最近幹什麼呢,好長時間沒看到他了”
該來的躲不掉,李德全心裡嘆氣,萬歲爺這是誠心的跟自己過不去呀。
待著沒事想起董鄂七十來,這不是誠心的跟自己鬧彆扭嗎。
奔著早死早超生的心態,李德全恭敬的。沒有一點避諱的說道
“回萬歲爺,董鄂大人,一直跟著十阿哥十福晉在莊子上呢”
李德全轉了一遭,還是把康熙皇帝不大樂意聽得話,給說出來了。
看吧,立刻康熙皇帝那個臉色就下來,手裡東西啪嘰就給放下了。
可見康熙皇帝的現在的心情,確實不怎麼樣。
原來自家兒子和孫女一直跟著董鄂七十廝混呢
難怪越來越混球。越來越不靠譜了。康熙皇帝皺著眉頭生氣,這個是很純粹的生氣。而且是可以形於色的。
雖然兒子是讓自己給罵的閉門思過的。可也不能讓董鄂七十鑽了空子呀。
在康熙皇帝的心裡,董鄂七十用心險惡,這是找準機會,在撬他康熙的兒子。
十阿哥從宮裡出去,轉臉就去孝敬董鄂七十這事,在康熙皇帝看來那是一根刺呀。
咱們是誰呀,咱們是皇帝,那是萬萬歲,不稀罕的兒子,也不能投敵變節。
這事康熙皇帝從來都不覺得有錯,基本上都是十阿哥這個逆子不曉事理。還有就是董鄂七十誠心的鑽空子。
康熙皇帝對著李德全不滿意的瞪了過去,這麼大的事情竟然這個時候才說出來,這不是分不清輕重緩急嗎。
“要事無鉅細的彙報”這是對李德全工作業務的質疑。
李德全默默的低頭,這種事情在您忙的時候說,雜家不是找死嗎,做奴才難呀。現在的李德全就是神仙打架的犧牲品。
然後就見康熙皇帝陰晴不定的一張臉,變來變去的。
康熙皇帝就遺憾,董鄂七十歲數太大了。要不然說啥也給他弄個小官做,打發的遠遠道道的,至少要跟自己的兒子跟孫女分開。
想到這裡,康熙皇帝認真的想想,真就沒有董鄂七十能做好的事情。
董鄂七十其人,放到哪都是個不讓人放心的主。
當然了除了撬他康熙皇帝的兒子,在這方面董鄂七十要是也那麼不著調就好了。
當然了人家康熙皇帝從來就是一個自強的人。
別人軟弱不代表自己強大。與其盼著董鄂七十在不靠譜一點。不如自己把兒子給籠絡住。什麼都不如靠自己。
兒子雖然不是很稀罕,可是敗給董鄂七十那樣的人手上,康熙皇帝覺得丟份。
在說道老么費盡心思給閨女還有男人鋪路面。
雖然不用動體力,可是需要腦力呀,創意這個東西,老么就從來捨我其誰的。誰讓咱們生下來,就比這些本土人見識卓越呢。
也可以說看不上其他人的想法。所以路基都鋪好了,老么的裡面還沒決定好用什麼。
實際上也沒有幾種選擇除了方磚。就是石板。其他的老么都不懂。選擇面很窄。
就是老么非得作,沒事閒得慌。
最後老么身邊的石匠幫老么解決了這個問題。、
就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老么唯一能做的,把路面弄得在奢華一點的方向。還是石頭鋪路。
然後人家是石匠師傅說了,可以把石頭磨得光滑一點。把石頭跟石頭之間的縫隙弄的很小。也就是跟鑲地板磚一樣,精工細作。
老么點頭,太有道理了,想想這也算是一種深加工吧。
雖然費工了一點,然後路面會有點滑。不過好在等孩子大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