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你臉色那麼不好看,不是真的等著皇阿瑪封你當太子呢吧”
這哥兩說話從來沒有顧及,邊上不小心聽到的大臣,不自覺的縮起脖子。
真心的當自己是聾子就好。
十阿哥一撇頭“有什麼好,看看二哥那樣,活折騰死,你當爺傻呀,想不開讓皇阿瑪折騰”
邊上的大臣,躲得更遠了,雖然不可以挪動腳步,可是身子都已經閃到一定的斜度了。
真難為老大人的腰了。還能如此的彈力十足。
誰讓十阿哥竟然連這種話都敢說呢,你們說這種事情,不是應當找個更隱秘一點的地方嗎。邊上的老臣,都要懊惱死了。
九阿哥樂了,兄弟明白人呀。哥兩消停了。
十阿哥看一眼邊上的大臣“閃腰了您內”
老大臣那個臉色,真不是一般人能讀得懂的。太難看了,咱們是為了誰呀。
不光不能結交十阿哥,原來,上朝的戰隊位置,也要遠著點才好。
歲數大了,腰真的不好。
下朝的時候,老大臣,那是扶著腰,忍著痛往下走的,真的閃到了。
由於十阿哥的提前打擊太重。對於才剛恢復健康,上朝的三阿哥來說。
康熙皇帝的復立太子,對打擊還不是那麼的大。這是要就是小巫見大巫的問題。
反正不會是他了,是誰那就無所謂。
對於有又重新回到政治舞臺的太子,心裡也沒那麼高興。
原來的太子,如日中天,手底下半數朝臣,都沒能翻出天去。
現在的光桿太子,還能翻出什麼浪花來不成。
所以這人的志得意滿,那是一點都沒有。
不知道為什麼,雖然太子復力了,朝堂上的氣壓,卻一點喜色都沒有。
還是那麼陰沉沉的。很沉重的趕腳。
當然了康熙皇帝肯定不會腦抽的問兒子們,對他復立太子的感受。
所以接下來也就是兄弟們之間送送賀禮,重新溝通一下感情的瑣事。
至於到底溝通的怎麼樣,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肯定有人咬牙想著,太子能被廢了一次,就能被廢第二次。
當然了也有沒感覺的。比如老三,反正不會是他了嗎。
十阿哥府給太子送去的賀禮,和往常沒有什麼不同。
老么看著這些物件,甚至嘮叨“你說頭一次立太子,咱們沒有趕上送禮,皇阿瑪是不是心裡不痛快,特別的弄這麼一出,就是為了給太子斂財呀”
十福晉的腦回路,從來就是與眾不同的。
這麼折騰一通,康熙皇帝在銀子上的損失,肯定比十阿哥府要費份的多。
祭天那也是要花費銀子的。
十阿哥對著福晉的見解獨到表示很不贊同“為了這個,二哥白了半腦袋頭髮,值嗎”
然後就是一些銀子上的問題,十阿哥不認為,跟福晉說的太詳細,她能理解透。
老么不以為然,這些東西,可都是好玩意,不是能以銀子計算的。
歷史價值太高了有點捨不得“這禮送的可是最大的,這是立太子呀,可跟結婚隨份子不一樣”
想來是在乎這些東西了。
十阿哥“福晉,稀罕啥,自己出去轉轉,爺不嫌棄你敗家,咱們不這麼小家子氣行嗎”
老么閉嘴了,怎麼他就小家子氣了,轉頭走人。眼不見心不煩“趕緊的送走吧”
老么揹著身揮揮手,完全是一副,痛下決心的樣子。
十月在邊上把禮單給收起來了。
幸好看到的是禮單,這要是看到真東西,他家主子肯定捨不得送人。
老么沒有別的毛病,就一樣,可以送人真金白銀,那個不心疼。
可這跟古董沾邊的東西,老么那是一件都不樂意從她的手裡溜出去。
這個不願老么,真的,你說一個上過歷史課,知道火燒圓明園,知道八國聯軍的人,怎麼忍心看著自己手裡的國寶就這麼跑出去。
靜靜的等著人家來搶,來砸呀。
改變歷史,老么從來沒有想過。
對古董也就是喜歡,沒有到著魔的地步。
可這個歷史,這個年代,這個節奏就讓老么不得不,對著這些玩意,想想未來。
老么覺得自己是在一條不得不稀罕古董的道路上奔跑。
所以老麼這些年顯得有點敗家,甭管啥玩意,能弄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