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十弟虧了。
沒人比九阿哥明白這些物件,那就不是銀子能計算的。
尤其是這個時候,九阿哥得承認,董鄂七十這閨女養的嬌呀,不然也不能折騰出這些物件不是。
從這些東西就能看出,董鄂氏一切都是從享受的角度出發的。
自己如今對十弟送過來的東西,都是欣然接受的,別說是皇阿瑪了。
養就養著吧,甭管哪個兒子,養老子那是天經地義的。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不是所有的兒子都這麼想呀。
太子爺覺得愧疚,作為嫡子,即便康熙皇帝想要讓人贍養,那也是他的事情。
可惜作為一個長期在宮裡住著的太子,真心的沒有明面上的財力。
私底下有這個實力,那也不能顯露出來,只能對著康熙皇帝眼圈紅紅的表示,自己這個兒子做的窩囊。
至於大阿哥,人家就認為了,即便老十做出這事了,對於她跟老二的爭鬥,也沒有影響。
愛折騰就折騰吧,到底撿府裡貴重的東西,給皇阿瑪送過去一份,不能讓一個兒子孝順不是。不能珠玉在前,也得珠玉在側。
剩下的就是三阿哥那樣的,自己都過的緊巴巴的,還非的要面子的,弄了一堆的東西,給自家老子送過去表孝心。
老三這是要跟老十比高低。
康熙皇帝看到老三弄進來的一堆物件的時候,嘆口氣,對著李德全說道“老三這日子過的不容易,往後提醒著朕,對老三好點”說完一揮手,讓人把東西給弄下去了。
李德全看著三阿哥府送來的東西,好多都是萬歲爺往年賞賜下去的東西,不知道三阿哥這是什麼意思。哎,三阿哥這人想的忒多。
然後就是比較穩妥的四阿哥之流,人家比較聰明,不明白老十折騰啥不要緊。
咱們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就是猜也能猜出一二來。
所以四福晉走了一趟五阿哥府。
五福晉跟老么的關係不錯,所以五福晉生孩子的時候,老么特意把自家的東西給五福晉送過去一些。
不為別的,為了讓孩子少受罪,說了這個布,吸汗,涼快,還輕盈,孩子當作內衣穿著,省的起痱子。
五福晉跟四福晉的關係不錯,就抱著孩子讓四福晉摸了一摸,說了一句“皇阿瑪稀罕也不為怪,弟妹也對這東西稀罕,無奈十弟妹忒小氣,只給了你大侄女一匹,專門貼身穿著的”
四福晉聰慧呀,還說什麼呀,不說別的,就這東西,首先你就淘換不來,有銀子都辦不到的。
你非的跟著湊份子,那不是給老十墊菜板子嗎。
這事四阿哥府不能做。
四福晉回頭嘆口氣這麼一說,人家四阿哥做的更絕,走了跟老么一樣的路線,大俗即是大雅。
四阿哥直接送過去的銀子,四阿哥說的明白,十弟都知道孝順阿瑪,沒道理他們這些做哥哥的不拿捻。
既然沒有十弟弄來的物品精緻,那隻能這樣了,讓皇阿瑪手頭送快點也是好的。康熙皇帝聽到四阿哥這話,心裡挺安慰的,老四明白人呀。
至於後面的阿哥,有了四阿哥的先例,跟著行動。
所以這年,康熙皇帝著實的發了一小筆財,兒子多,好吖,看看這銀子,還真是可觀。
康熙皇帝對著李德全“你說朕看上去,就那麼缺銀子嗎”
李德全低眉順眼的回答“是阿哥們知道孝順萬歲爺”
康熙皇帝不置可否,掂量著一摞子的銀票“倒是真的比送一些虛有其表的玩意強,朕又不能變賣成銀子,這樣也不錯。”
看來大俗真的即是大雅。這宮裡竟然在即十福晉之後,又出來一個比較瞭解萬歲爺的。李德全覺得他的專業素養應當提高,有種職業危機感。
至少康熙皇帝很滿意“回頭來年開筆的時候,記得提醒朕,讓老十在豐臺大營,弄個副統領噹噹,專門讓他管軍需這塊。讓他知道知道這沒有銀子的艱難,省的這麼拿銀子不當回事,看看他們這日子過的”
正文 第六百六十五章 超脫的存在
康熙皇帝這人不厚道,享受著人家十阿哥府的奢華,還要讓兒子體會生活的艱辛,多麼的矛盾呀。
李德全心裡一驚,萬歲爺這是什麼意思呀,十阿哥這是要免差事。
雖然在豐臺大營,當個副統領,還專門管軍需,是肥差事。
可是十阿哥缺銀子嗎,這是要把十阿哥手上的權利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