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部分(2 / 4)

小說:悍女茶娘 作者:左思右想

年不過也才五十來歲,怎會甘願禪位呢?

許多朝臣皆是萬分不解,認為其中定有‘蹊蹺’。

“早在幾年前,朕就答應過太子,若是有生之年能見到天下大統,便主動禪位,做個悠閒的太上皇也罷。”咸豐帝是笑著說的,眉間的威嚴似乎淡去了許多,“君無戲言——朕在這把龍椅上坐了數十年,看著大夏的版圖一點點的擴充,再到如今天下一統,已經沒什麼別的盼頭兒了。”

百官將這番話聽在耳中,心中頓時瞭然了。

是啊,誰都知道,咸豐帝是個好戰的皇帝,是個野心勃勃的皇帝。

現如今天下安穩,若是治理得當,百年的和平就在眼前,對於咸豐帝來說,夙願已了,這皇位……坐著也沒什麼意思了。

接受了這個訊息之後,眾人臉上的表情開始變得各異起來。

他們之中,有許多是反太子黨。

在榮寅征戰期間,彈劾榮寅的摺子多是出自他們之手。

就在昨日忽然得知睿郡王凱旋歸來之際,他們心知太子大權已定,本在考慮是否要倒戈相向的時候,咸豐帝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宣佈了禪位的訊息!

根本沒有留給他們重新站隊的機會……

青國已滅,但曾得青國國君重用的臣子,許多都早已不滿昭順帝的治國方陣,對於青國的滅亡,他們實際上並無太多哀慼,而這些曾經的國之棟樑,勢必是要保全下來一部分的,這樣才能體現泱泱大國的風範。

換而言之,盧治登基後,若要整頓朝野,手中有大把的替補來撤換掉他們!

一時間,朝堂之上。人心惶惶。

咸豐帝無暇理會臣子們的想法,對候在一側的太監石喜揮了揮手。

石喜會意,執起一卷金冊。至龍案之下的玉階之上,揚聲道:“睿郡王聽封——”

百官精神一震,忙下意識的看向了身著朝服的榮寅。

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封賞……

榮寅出列,俯首道:“臣接旨——”

“雍親王之子榮寅,自忠孝之家,資卓越,伐青一戰中功勞顯赫。定大夏之業,成磐石之固。承祖上至訓。無怠遵循,特封其為睿親王,世襲罔替——”

四下沸騰了開來。

石喜後面念得洋洋灑灑的一大串的府邸和物質封賞,已經沒有人有心思去聽。

因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那句‘特封其為睿親王,世襲罔替’上頭!

這三年多,榮寅百戰告捷,勞苦功高,按理來說從郡王擢升為一字親王,算是全了雍親王世家的顏面,無可厚非,這是許多人都料到的。

縱然是昨日咸豐帝帶領群臣去宮門前親自迎接榮寅,他們心中雖有不滿。但也沒覺得有太多不妥。

可是世襲罔替……這是何等榮耀!

世代無限承襲親王之位,永不替換!

夏國開國至今,外姓封親王的不過兩人。一是雍親王,二便是榮寅了。

而世襲罔替者,還是破天荒的頭一位……!

不消多想,這其中定有太子的意思。

百官心思反覆間,石喜已經宣完了封冊:“——望爾其以示黽勉,不負朕意。欽此。”

“謝主隆恩。”榮寅手中接過親王冊文,心中豁然有如釋重負之感。

他沒有丟榮家的臉……

父親若是泉下有知。也該感到欣慰吧?

相比於榮寅的封賞,程思謠的便不怎麼引人注意了。

在咸豐帝示意他上前聽封之時,程思謠十分恭謹地道:“此次伐青,微臣不過是承了睿郡……睿親王和榮家軍的蒙蔭,並無功勞可言,正所謂無功不受祿,微臣不敢邀功請賞!”

十餘名武官面面相覷。

打了一年仗,程思謠怎麼跟變了個人似得……

“愛卿太過謙虛了。”咸豐帝眼中閃過一抹了然,笑著道。

程思謠這算是真的服帖了。

一直沒有出聲的盧治,微微笑道:“日後定國安民,還需程將軍鼎力相助。”

程思謠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盧治的意思是!

“愛卿的功勞不小,睿親王昨日入宮覲見之時已經同朕說明。”咸豐帝愉悅的表情不死作假。

程思謠霍然轉頭看向了榮寅。

只見對方筆直的站在那裡,猶如每次破城之後,立於城樓之上俯瞰山河的背影。

他之所以拒絕封賞,就是認定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