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乾隆看到那把畫著荷花題著詞的摺扇和那副“煙雨圖”,聽到那句飽含辛酸的“皇上,您還記得十九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時,匆匆忙忙就要認女兒,倒是紫薇雖然一臉悲痛卻執意請皇上調查此事,求一個名正言順。
對此,乾隆動容了,原本十分不滿的皇后也動容了,想著雖然做孃的不著調,看著這女兒倒有些明白事理,也罷,到時候查出來事情沒錯的話就給她一個名正言順的公主身份,算是對她娘這十九年苦苦等待的補償吧。
等去濟南調查的人一回來,紫薇就成了名正言順的格格,當然沒有“還珠”這個奇怪的封號。本著低調的原則,紫薇一進宮就向皇上和皇后請求讓她茹素守孝,對此乾隆又是大加讚賞,更是喜歡,皇后也點頭稱讚。
接下來的三年,紫薇就在西三所安安靜靜地茹素唸經,抄經書中度過,金鎖也經過一番訓練變成了她身邊的大宮女,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
當然,即使沒有了小燕子,乾隆也不會忘記了紫薇,他覺得這個女兒孝心可嘉,只是總呆在屋裡對身體不好,就拉著她去看滿藏比武。看著福爾康和塞婭在臺上你來我往,拳打腳踢鞭飛,不禁有些迷茫,臺上的那個男人就是那個會把自己引入萬劫不復的人嗎?那個會讓自己說出“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物件?可是他除了鼻孔大一點,舉止動作裝十三了一點看不出有什麼好的呀。一個包衣,一個憑著裙帶關係就敢和皇子稱兄道弟的包衣,還整天想著尚主,想著抬旗,現在還一番“英雄誰屬?非我莫屬”的樣子和一個女子打得不可開交,沒看到臺下那些真正有本領的人,比如富察家的兒子都在暗自偷笑嗎?看來這次這個福爾康是“嫁”定了!
是的,這回沒有了紫薇,晴兒又要到第二部才會出現,福爾康就帶著他那□的大鼻孔出嫁從“婦”,一開始還有一年一封的家書,後來就再也沒有音訊了。當然到那時候整個大清都找不出人想念他,擔憂他了。
很快第二部就拉開了序幕,太后照例是要刁難紫薇幾句的,可是紫薇本著打不還手,罵不還手,閒言碎語左耳進,右耳出,指桑罵槐聽不懂的原則,讓太后嚐了嚐一拳打在棉花包上的感覺。又有皇后,皇上的好言勸解,太后也就放手了。
因為這個格格身上沒有故事,沒有精彩,晴兒也不像原著一樣和她走得近了,每天只顧著痛惜那個可以陪她整晚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的青年才俊已經不在了。本著同樣的對福爾康的惋惜,對乾隆的不滿,晴兒和永琪、爾泰越走越近,不知怎麼地就和爾泰看對眼了。令妃乘機造勢,整個皇宮又開始流傳晴兒和爾泰的“那一夜”,聽得太后皺眉不已,對晴兒的管束嚴了不少。太后喜歡爾康,好歹他還是個御前侍衛,看著也是雄糾糾氣昂昂,可是爾泰就不成了,就一個永琪身邊的小跟班,功不成名不就的,再就是晴兒移情別戀的事情太難聽了,有損閨譽。
幸好太后嚴了沒多久就被回疆公主含香吸引了注意力,晴兒一人身擔紫薇和小燕子兩人的責任,想和五阿哥他們把含香弄出宮去,使她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可到底人單力薄,含香還沒運出宮呢,就被發現了。
這下皇帝震怒,太后震怒,參與此事的一干人等都被從重發落,五阿哥被圈禁了一段時日後出宮建府,只是個小小的貝勒,整日裡借酒澆愁。晴兒也不受太后待見,送出宮去交由她的親屬撫養,接著又遷怒到令妃,看在她的肚子的份上暫時不遷宮,但分位卻降到了嬪,這下不管她生男或是生女都不能自己撫養了。至於福家的人就更別提了,做出如此禍亂宮闈的事亂葬崗上再相聚吧。連皇子大臣都這個樣子,含香和蒙丹就更沒有幸存之理,渣隆表現出他渣的一面,當中蒙丹的面把含香給ooxx了,手段極度殘暴,看的蒙丹睚眥欲裂;接著又當著含香的面把蒙丹給碎屍萬段,生生把個香噴噴的大美人折磨瘋了。
紫薇聽到金鎖打聽的來的訊息,為這個皇宮的險惡,為乾隆的冷酷殘忍心寒不已,念一句“阿彌陀佛”,再次感謝那天贈書的老者,使她能夠在這樣的地方保全自己。
接下來她出孝,後來又出嫁,嫁給了一位蒙古王爺,當她坐著八抬大轎,穿著美麗的嫁衣帶著大隊人馬向遙遠的蒙古大草原進發的時候,她緩緩地鬆了一口氣,皇宮中爾虞我詐的生活對她來說還是太過艱難了,幸好當年娘安心地在大明湖畔等侯,要不然……
紫薇離開了,在廣闊的蒙古草原上尋找到了新的生活,至於後來在中原發生的事情,她不關心,我們也無從知曉了。(其實是j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