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5)

小說:愛上雙人舞 作者:雨帆

出現。

“有了第三者的出現 ”

小時候看電影 (1950 一 1960 年的粵語片 ),每有第三者出現 通常都是

女的,而眾人都稱呼她為 “ 狐狸精 ”。奇怪的是,我記得的那些 “狐狸 精”

都是楚楚可憐的弱小善良的女人,而那個太太卻總是凶神惡剎,臃腫難

看,

第 47 頁 共 81 頁

加上態度不好,行為潑辣,得不到觀眾的好感。在現實生活中,我卻知

有不少的第三者往往不如那個太太 !電影中 “ 不忠 ” 的丈夫,似乎總是追

求美貌。在實 際的情況裡當然有這樣的事,但是也有很多個案,光憑外

旁人無法明白為什麼那個丈夫會垂青那個 “第三者 ” 。

我可以肯定地說 :所有的第三者都是無辜的

!必然先是夫妻 兩人的關

系破裂了,第三者才會出現。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太太擺平了一個第三

也會有另一個出現。

造成 “第三者 ” 問題的原因有三種。第一種是個人成長的間

種是父母溺受的問題,第三種是兩人之間的問題。

個人成長的問題。未曾充分成長的人是不適宜結婚的,這點

懂得說,可是內在的意思卻不是很明白。適宜結婚的人必須身、心都具

足夠的、良好的能力。生理上的能力有了,能夠生孩子,經濟上也可以

立生活,於是結婚。但是如果心理的能力欠缺,而又生了孩子,孩子會

得辛苦、他們自己辛苦、身邊的人也辛苦。世人長期忽略了心理健康的

要,其實幾乎所有的婚姻問題都是由於心理能力不足造成,就算生理向

也往往只 是由心理問題所引起。

所有的人在孩童時代,都必須在父母眷愛之下成長,成長就是有能

建立和照顧自己的人生。可惜的是,人類社會在長期發展中形成了一些

形或無形的規則,這些規則可能完全不管實際的情況,而只是武斷地去

者,

題,第 二

很多人 都

定一個人是否 “ 成長 ”。例如, 18 歲是成年,或者出外工作了便算成年。

考慮孩子結婚的問題時,多

數只考慮孩子的經濟能力。

一個成年之前沒有在心理上充分成長的人,成年之後仍需要

長。這樣的人潛意識中有一個信念,就是成長必須在父母的眷顧之下,

是他就會在婚戀時去找尋 “ 父母 ”,尤其是媽媽。他會把婚戀物件當做

己的媽媽,這樣,他的婚姻就永遠不會成功。他失望了,便去找另一個

象做他的媽媽。很多婚前很好、婚後很差的丈夫,都有這樣的問題。

繼續成

沒有成長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有一個特點,就是無須跟

與人之間相處的法則,例如公平合理。孩子可以說了不算數、輸了還要

從一般 人

獎、不負責任、不守承諾。事情只做一半,有媽媽來善後

;拿了東西就走 ,

有爸爸 來付錢。對媽媽有一份 “媽媽是我的 !”的獨擁 心態,妒忌別人來

分享母親 (容易吃酷、 不想伴侶與異性談話、擔心伴侶被人搶走等

);媽媽

總是 應該無微不至、任勞任怨的

對方為自己做得更多 )。

(總是報怨伴侶對自 己不夠好、老是要求

孩子對父親的感覺是,父親是力量的來源,孩子老是想證明

自己有 力

量(經常換伴侶、男的喜歡追求不易追到的物件、女的

喜歡給男朋友難題 ),

包括做了壞事而沒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