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由仁宗親自任命將領,負責保衛京師的安全。
但是軍隊不是你編制好了他就能有戰鬥能力的,訓練,裝備,磨合,都沒有起步,那些準備被裁撤到二線的部隊也沒有動身。
這些部隊現在還呆在他們的軍營裡面吃著皇糧,可以人心已經開始浮動,這個時候如果拖下去的話,會讓士兵們感覺恐慌的。刀砍在身上並不害怕,怕的整天面對著刀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要砍下來。
如果長時間的拖下去,會導致軍心渙散的。
仁宗聽陳元說了之後點頭:“嗯,依照范仲淹的辦法,每人五畝田地,保證他們的吃喝,朝廷再給少量的補助,因該是能解決的。可是我們現在從哪裡拿出幾百萬畝良田出來?”
陳元說道:“萬歲,西疆戰事讓很多良田空了出來,我們在党項也把耀德城以東的地方全部納入我們的土地,臣以為,可以選jīng幹而且熟悉西疆的官員去哪裡,只要頒一道給予那些開墾的荒田一些優厚的政策,那些土兵會去的。”
仁宗忽然明白了陳元的意思,這個政策一頒,雖然是針對西疆,但是變法中“厚農桑”的那一條就算是推行了,在西疆推行了。
只要西疆做的好,收成上來之後其他地方自然會來仿效的。
地方官也會上摺子讓自己這裡也推行西疆的政策,因為一畝地多收一個三五斗就足以保證自己的管轄區域裡面的百姓豐衣足食,這就是他們的政績。
當好處擺在眼前,地方都要推行,朝堂上那些阻撓新政的人根本無話可說。
仁宗看著陳元,他到現在才明白,陳元為什麼要把那最吸引別人目光的冗員的問題拿出來吵了。仁宗的手指點了兩下陳元:“呵呵,龐吉說你深的呂夷簡的真傳,果不其然。說吧,你是不是連西疆合適的人選都想好了?”
陳元忙的一下跪倒:“微臣不敢,微臣只是心中有一個合適的人選想推薦給萬歲,還請萬歲定奪。”
仁宗道:“誰?”
陳元沒有起身,卻抬頭看了他一下,現仁宗的臉上並無不快之s…,這才說道:“臣以為,以前李士彬的監軍夏隨,在西疆多年,而且jīng明能幹,當是主持西疆事物的先之人。”
仁宗聽後點頭:“夏隨?我知道這個人,在西疆多年是真的,而且還算忠心,這樣吧,明天下午讓他來見朕,朕自有分寸。”
陳元不便再說什麼,仁宗用不用夏隨這個問題陳元不能替他做主,人家皇上,自己只是一個臣子,身份一定要擺正了,才能在這個臣子的位置坐的更長久一些。
事情還沒有說完,陳元還有問題要問仁宗:“萬歲,微臣敢問一聲,包大人那裡審問王倫的情況如何?”
這個問題讓仁宗臉s…一變:“哼,王倫倒是痛快的很,沒有用刑就全部招認了。朕萬萬沒有想到,朕看他是自家人,讓他替朕看著西南邊陲,他居然要反!”
陳元知道,仁宗定然是相信了襄陽王要謀朝篡位的事情,這裡面一定有包拯的功勞,其實包拯一直在蒐集襄陽王的證據,只不過現在王倫親口說出來,比什麼證據都管用,想來展昭等人也不用召集那些什麼俠士去闖什麼摟了蒐集什麼證據了。
仁宗狠狠的說了一句:“朕到現在都不敢相信他會背叛!今天早上朕已經下了聖旨,招他來汴京面聖。他若是來了,就讓他和王倫當面對質。他若是不來,朕這心裡就清楚了。”
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如果襄陽王真的想造反,聽說王倫被活捉之後,你借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來的。
陳元卻不關心襄陽王的事情,他從七俠五義中知道,這傢伙也是一個牛人,最牛的是一個照面傷了白y…堂和展昭兩個人,當真厲害!
這樣厲害的人物,jiao給包拯去對付吧,駙馬爺膽小,有去招惹這樣的牛人。他只關心王倫的事情。
仁宗說要留王倫和那襄陽王大堂對質,這就說明他現在不會馬上給王倫明正典刑了,自己可以再等等,等到合適的時候再出言勸說仁宗才是。
回頭先去大理寺看看,哪裡的情況自己熟悉一些,不管是大理寺獄裡面的那些犯人,還是牢頭,或者是包拯等人,陳元都熟悉,不說徇sī枉法了,打個招呼讓王倫過的舒服一些還是可以的。
還有,自己該去讓人去一趟揚州才是,把王倫的妻子和孩子接來。先是盡一下兄弟情義,讓他們能見上一面最好,其次麼,仁宗這個人心軟,用一些比較感人的場景去打動他,比自己說一萬句王倫不該死要強出許多來。陳元不到萬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