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3 / 4)

,叫了外面伺候的小廝,不由分說要將凝萱送走。眼瞅著守園裡一場“腥風血雨”不可避免,凝萱還不腳底抹油開溜?一行人剛走出廂房,還沒轉進前殿的路子,就聽年郭王妃撕心裂肺的哭喊聲,裡面不時夾雜男子的厲呵。小廝不好意思的向凝萱解釋著:“姑娘這邊請。”

眾人越往出走,見到的體面下人就越多,斷無一個見了凝萱不躬身施禮的,宋嬤嬤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悄悄附到凝萱耳邊:“姑娘,我瞧著王府哪兒都好,單一個……就是你這婆婆不著調,還是王爺知道維護你。要嬤嬤說,恪親王妃的話全當耳旁風。”

凝萱比了個手勢,宋嬤嬤忙噤聲,凝萱笑問小廝:“前面好熱鬧,人來人往的,是什麼地方?”小廝早就知道今日來做客的是未來的世子妃,所以越發殷勤小心,還不等凝萱說完,小廝已經賠笑道:“姑娘說的是葵園,那兒是柏姨娘住的地方,王妃沒回來之前,內宅的事務都是柏姨娘在接手,如今王妃回來,為了避嫌,柏姨娘已經注意了許多,要不然哪是這幾個媽媽就能了事的,每日葵園門口不排著長隊來領牌子才叫怪事呢”

笑槐聽的眼睛發亮,但也知道得意好出事,只能壓下滿腹對凝萱的興奮之語。

小廝見凝萱好說話,相貌又是自己平生僅見的,所以等開了話匣子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拾,“姑娘瞧見這高牆了沒?後面就是世子的宅院,數月前就開始修繕了,裡面奇珍異寶無數,院中有活水,更有一眼溫泉。”小廝說話風趣俏皮,年紀不大,但見識不少,十句有九句是在給趙煦戴高帽子,另外一句則是在稱讚恪親王。

等她們出了王府的時候已接近傍晚,金山巷異常熱鬧,各家各戶的老爺們從衙門裡回府都走中門,街心雖然寬敞,但多半車馬是從外往裡進,唯獨凝萱這一隊人馬是從裡往外出,頓時惹來不少注意,有那好奇的就偏要出來打聽。顧家的隨從有八成是顧雲霆從北疆帶回來的彪悍高手,那些大人們一看就先犯暈,怎還敢為了可有可無的小事去觸黴頭,偏心中又好奇,只好叫家僕去王府打聽,只是王府的嘴更嚴,竟滴水不漏。

有幾家熟悉大公主家車馬的,隱約猜到了車馬中的人物是誰,只不過當時誰都沒在意。

可誰料,兩日後的早朝,德宗拿出一份奏摺,言明恪親王世子趙煦身中巨創,已經不能再料理宿元一切事物,需要返京休養的時候,大家才恍然明白,好端端的,大公主家的車馬為何往王府去。

不知怎地,當日竟無端流傳出一則謠言,有奸邪小人竟詬病凝萱,說她見利忘義,打算與恪親王府悔婚,以訛傳訛,流傳到最後,連德宗皇帝都親自出來,拉住了廉國公打聽,廉國公除了苦笑還能怎麼說,他現在對這個五孫女是鞭長莫及。

九月底,天氣日漸轉冷,前方終於傳來勝利的捷報,北齊經過數次戰役,終於肯妥協讓步,除了將三皇子和三皇子妃送到大周都城來做人質,同時,北齊皇帝願將幼妹蘭公主送到大周來和親。朝中歡欣鼓舞,但一想到恪親王世子的遭遇,就越發覺得魏家姑娘那種行為不能叫人忍受。

恪親王府又是門庭若市,來走王爺關係的,來給王妃通風報信的,更有不知哪裡尋來的人脈,最後竟是和柏姨娘搭上了關係……

這些官老爺們只在乎眼前的利益,根本不管恪親王世子趙煦的傷到底是什麼傷,或者在他們看來,只要人沒死,就還有利用價值。魏家的小丫頭不在乎世子妃的位置,自有大批大批的人準備為“前途”奮力一搏……

第二七二章 挑事

趙煦回京的那日正值十月初七簪花節,所以街面上格外熱鬧,大簇大簇的彩菊被一朵一朵剪了下來,任憑買花的少女、夫人們採擷。雖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想看的是北齊押送來的質子與和親公主,這一點也不影響商家謀取暴利,主街上聚集的人越多,他們越開心。

廉國公早從禮部那裡得到了大軍抵達的準確日子,不但派了長子和魏清冼親自去觀禮,他又叫洪大管事往公主府送訊息,小心的打聽著大公主的意思……最近外面流言翻飛,矛頭都對準了“薄情寡義”的五姑娘。

正所謂三人成虎事多有,眾口鑠金君自寬。廉國公打心底不相信自己的孫女會做出這種事,但說的人多了,廉國公自己也不免懷疑這裡面是不是有大公主在動手腳。為了確保好恪親王府的長久往來,洪大管事又是旁敲側擊,又是百般賄賂顧家管事,直到大軍的兵馬已經開進城中,顧家的大門還是緊閉不納客。

這無疑為兩家悔婚找足了證據,有那種唯恐天下不大亂的傢伙,興致勃勃的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