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一個大同縣,放在地球,活個幾百萬人都不多,如今就三十萬人口,原因有三。
一是農業不發達,耕作技術落後,田地裡出產不多,一畝地通常就是一到兩石的產量。
第二,便是這裡的人食量極大,一個就頂地球三個人。田地裡出產得少,吃的又多,自是養不了多少人。
第三,這裡的農夫為低賤之人,那些務農之人,都是想方設法的擺脫農戶身份,使得耕作的人越來越少。
其他地方的情況楚河不清楚,但秦州城這邊,糧食的供應從來都是不足的。
他現在和劉巖等達成協議,除了大同縣城外,其他地方都歸楚河管理,楚河只需要保證城內居民的糧食供應。
再加上鳳來縣那邊,這近十萬平方里(二點五萬平方公里)的地方,足夠讓楚河大展拳腳,當下決定對農業生產進行大規模的改變。
這改良其實也簡單,就是楚河所知道的一些能提高產量的辦法。
如選種、深耕、輪耕、漚肥、挖渠灌溉等。
反正現在有了大量的米糧,無需繳納賦稅,鄉民又大量的死在戰亂之中,人數減少,楚河最近積存下來兩百多萬石米糧,足夠大同、鳳來兩縣一年的食用。
就算新的耕作方法出什麼問題,都能支撐得住。
趁著秋收之後百姓無事,楚河組織人手,挖掘溝渠,引水開源,選擇顆粒飽滿的種子,深耕除草,使用草木灰、牲畜和人的糞便等肥田。
當然楚河只是給出一個方向,真正做事的是負責農事的楚鎮海。
一些地勢高難以灌溉的地方,楚河也製造了好些大水車幫助引水,加上大量的優質鐵製農具的使用,足夠的牲畜,楚河相信,就算沒有化肥和農藥提高產量,田地的產量也定然超過三石一畝。
最讓楚河驚喜的是,他以前不知道這裡有沒有番薯和土豆,只是把番薯、土豆的畫像分發下去,並承諾找到這兩種植物的,一種賞銀五百。
想不到,還真的有農夫知道這種作物,一個樣子憨厚的鳳來縣農夫,在潛淵衛的嚴密護送下,戰戰兢兢的帶著連苗帶莖的番薯到了常定鄉這邊。
不到這農夫不膽戰心驚。
他看到城門貼著番薯的圖畫,下面還有一行字,好奇的問了一下,竟然是楚潛淵親自發布的命令,誰找到這兩種植物,就可以得到五百兩銀子。
老農回家猶豫了許久,看著那兩個剛剛才到腰間的孫子,最終咬咬牙,也不管對不對,就把番薯帶到了城裡,跟城門的潛淵衛說自己知道哪裡有番薯。
正常情況下,農戶絕不想跟這些兵將發生接觸的。要知道以前的官兵,可不是什麼好相處的物件,進城的時候少交人頭費,都可能對農夫拳打腳踢。
這老農哪裡試過被兵將如此客氣鄭重的對待,更想不到會親眼見到鳳來縣的大官,然後在數十個鐵甲兵將的護送下,一路疾奔前往大同縣。
鳳來縣如此大動干戈,可差點沒有把老農嚇死!
楚河親自見了這個老農,也親自檢查了他帶來的番薯,和地球的番薯一模一樣,只是個頭有點小。
他和顏悅色的問了一下,原來這番薯,是被老農當成野菜挖掘食用的,並沒有試過種植。
楚河覺得奇怪,還以為是番薯和土豆的產量不行,畢竟後世的那些番薯和土豆,都是經過改良育種去毒等手段,才有一畝數千斤的產量。
哪知道一問,原因卻是讓人相當的無語。
番薯和土豆的產量,雖然不如後世的高,但根據這農夫所言,一棵番薯也有六七個拳頭大小的塊莖,產量對比起稻穀來說是高產了許多。
問題是番薯不好儲存,也不知道如何育種種植,這老農自是不敢把地裡的種了幾十年的稻穀換成番薯。
萬一出了什麼意外,番薯沒有人要,田地裡又沒有米糧,繳納不起糧稅,一家人都要完蛋的。
說來說去,就是一個無法承受風險的緣故。
楚河的承受能力當然和老農不一樣,而且他也知道怎麼儲存番薯,如挖掘地窖儲存,又或者製造薯粉。
當下如諾的給老農獎勵了五百兩銀子,並派遣兩百潛淵衛護送他回去鳳來縣,查探清楚番薯的情況,並把一部分番薯連根帶土的挖掘回來常定鄉。
楚河是在家裡接見老農,楚全見到楚河竟然如此鄭重的對待,兩百精銳潛淵衛,甚至都能攻下大同縣城了,就為了一棵不知道來歷的植物?
他不禁有些奇怪的問道:“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