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罅止低ā�
周恩來在接到毛澤東的電報後,立即致電斯大林,提出:“蘇聯志願空軍在出動16個團的噴氣式飛機之後,可否繼續出動轟炸機到朝鮮配合中國軍隊作戰?”並詢問:“志願軍進入朝鮮作戰,當其與朝鮮人民軍配合作戰時,在雙方指揮關係上應如何解決?”在電文最後,周恩來還附上中國政府第一批開出的各種炮類及其附屬器材的訂貨單。
周恩來在後面的兩三天裡,辦妥了軍火。在雙方談判中,只談到軍火的數目,而沒有涉及軍火的價格。這倒不是周恩來的疏漏,他的想法是,中國接受蘇方的軍火,應該看作是蘇方對抗美援朝的無私援助,不應收錢。
師哲有些擔心:“根據我對蘇聯的瞭解,他們辦具體事情的人不會同意我們不付錢的想法。”
飛機在萬里雲層之上航行。周恩來望望舷窗之外翻舞的雲團,伸伸疲憊的身軀,說道:“準備下次會見斯大林時,正式提出這個問題,爭取做出明確規定來。”
遺憾的是,後來沒有機會再談此事。斯大林死後,中蘇關係惡化,赫魯曉夫要討舊債……
此時敵進甚速,平壤被困,危在旦夕。
就在這關鍵時刻,斯大林從維護蘇聯自身利益、避免同美國發生直接武裝對抗的立場出發,改變主意,要莫洛托夫轉告周恩來:蘇聯現決定只派遣空軍到鴨綠江北岸的中國境內駐防,兩個或兩個半月後,也不準備進入朝鮮境內掩護中國人民志願軍作戰。
看來深思熟慮的斯大林不願再冒險了,他甚至覺得中蘇朝的聯盟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而美國的重磅炸彈將落在充滿和平氣息的蘇維埃疆土,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
得到斯大林改變主意的訊息後,毛澤東沉重地嘆了一口氣,久久地坐在椅子上,一支接一支地吸著煙。客觀地說,毛澤東對斯大林是有看法的,但從國際大局出發,他並不想在公開場合宣洩這種情緒,於是便常常有了些無名火。他一生信守諾言,痛恨出爾反爾;然而他性格中更主要的成分是迎接挑戰,決不低頭。他的方式就是面對現實。10月17日17時,毛澤東再次急電原擬18日趕赴朝鮮的彭德懷和高崗,要他們於18日火速回京,並告:“對出兵時間,以待周(恩來)18日回京向中央報告後確定為宜。”
抗美援朝成了頭等大事(11)
10月18日,毛澤東主持會議,再次研究出兵朝鮮之事。會上,由剛剛回到北京的周恩來介紹了幾天來同斯大林、莫洛托夫等會談的情況。毛澤東最終決斷:“現在敵人已圍攻了平壤,再過幾天敵人就進到鴨綠江了。我們不論有天大的困難,志願軍渡江援朝不能再變,時間也不能再推遲,仍按原計劃渡江。”隨後,彭德懷奉毛澤東指示,以毛澤東的名義,擬發了給十三兵團和東北軍區領導的特急絕密電報,告知中央的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日入朝作戰。
關於此事,在以後的20多年間,周恩來、毛澤東都曾多次談起。
1970年10月10日,毛澤東、周恩來會見金日成首相時,兩人重話當年:
毛澤東說:“雖然擺了5個軍在鴨綠江邊,可是我們政治局總是定不了……在那個時候,因為中國動搖,斯大林也就洩了氣,說算了吧!後頭不是總理去了嗎?是帶了不出兵的意見去的吧?”
周恩來點頭稱是:“兩種意見,要他選擇。我們出兵就要他的空軍支援我們。”
毛澤東強調:“我們只要他們空軍幫忙,但他們不幹。”
周恩來:“開始的時候,莫洛托夫贊成了,以後斯大林又給他打電話說,不能用空軍支援,空軍只能到鴨綠江邊。”
毛澤東:“最後才決定了,國內去了電報,不管蘇聯出不出空軍,我們去。我看也還要感謝蘇聯,它總幫助了我們軍火和彈藥嘛,算半價。還有汽車隊呀。”
聶榮臻累得睡過去
10月19日拂曉,從北京飯店開出幾輛小汽車,馳過寂靜的長安街直奔西郊機場。坐在車內的彭德懷睡著了,高崗也昏昏欲睡。昨夜,毛澤東、周恩來和他們一起反覆研究了入朝作戰的方案,幾乎徹夜未眠。汽車到達機場,彭德懷才猛然醒來,伸了一下懶腰:“哎呀,這輛車可幫了我的大忙!”
高崗直晃腦袋:“我淨聽你打呼嚕了。”
10月19日黃昏,在秋風颯颯的鴨綠江邊,三路大軍在彭德懷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率領下,靜悄悄地出發了。從這一天起,中國人民志願軍踏響了入朝作戰的序曲。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