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管理,現在則是自主管理,很多事情都需要親自去操作的,比如安撫百姓,犒賞三軍等等,還有與洋人的周旋等等。
所以,政府這邊送過來的檔案,就足以讓王思銳處理上三天三夜的了。
而王思銳又身兼三軍統帥,是軍隊的最高負責人,所以軍隊這邊的事情,最終也需要王思銳一點點親自的去負責。
如此一來,這工作量也就驟增了許多。
“咦?有趣,沒想到竟然來了這麼多人。”看著手中的那份名單,王思銳心裡面頗有些得意。
這是陸軍參謀學院的最新一期學員名單,外界報考透過考試的一共有三十多人,而軍隊推薦的有四百多人,兩者加在一起不足五百人。
軍校那邊負責人的意見是將其劃分為十個班,每班五十人,外界報考加上部分軍隊推薦的學員化為一個班。
對於這種想法,王思銳之前是一併同意的,畢竟外界報考過來的大多數都沒有什麼軍事基礎,所學習的內容也與軍隊推薦過來的不同,他們的學制要比軍隊學員更久一些。
而參謀學院這邊又分為四個科目,參謀,指揮,炮兵,輜重。
因為漢軍需要大量的參謀人員,所以參謀科目的人數是最多的,佔據了足足六個班的名額,餘下的指揮兩個班,炮兵一個班,輜重一個班,共十個班。
只是讓王思銳沒有想到的是,這次前來報考的學員當中,竟然有幾個他認識的人。當然,是從史書中認識的。
最出名的自然是蔡鍔,蔣方震,張孝準,閻錫山,段芝貴這五位大能,還有後世北洋陸軍二十四上將中的孫傳芳,王佔元,齊燮元,王承斌這四位。
可以說,這一期的參謀學院中,可謂是將星雲集。
很快,王思銳在這份報告上作出了自己的批示,報考進來的學員,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專業。
漢軍短期內的本土防禦基本上已經不存在問題了,一百五十多萬的部隊,基本上已經能夠保證本土的安全了,所以,王思銳也不希望再去用之前的方式,一股腦的將所有人都送到一個地方,讓他們學習那些自己可能並不喜歡的東西,成為一個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現在,他有了更多的選擇,而王思銳唯一的遺憾就是,國家沒有海軍,以漢軍目前的能力水平,經濟水平,也無法養活起一支龐大的海軍,哪怕只是一支保衛本土的海軍也養不活。
而以現在王思銳在國際上的處境,基本上可以肯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賣給他海軍軍艦的,也沒有人敢賣給他,自己去造軍艦?好吧,也就不說百年海軍了,沒個一二十年的鑽研,恐怕他們連萬噸級的戰列艦都造不出來。
海軍不行,那就只能透過其他的方式去解決這一弊端了。
許久之後,王思銳從一堆檔案裡挑出了兩份檔案,盯著那兩份檔案看了許久,最終還是將其中的一份檔案放了回去,然後,在留下來的這份檔案當中簽署了自己的名字。
本土防禦戰略,這便是未來幾年內,王思銳所需要重點發展的方向。
軍隊,不可能無休無止的去擴軍,但是裝備,該更新的還是要更新的,該補充的還是要補充的。
但是這一切,都要依靠強大的經濟能力支撐著才行。所以,這份檔案的核心意義在於,重點發展經濟,補強軍隊裝備。
……
“我說王大人啊,您可真是心寬啊,這都什麼時候了?您怎麼還在這裡簽署這些不要緊的檔案呢?”王士珍氣憤沖沖的走進了王思銳的辦公室,在看到王思銳還在批示那些檔案之後,心中瞬間倍感無奈,也有些生氣。
“這怎麼會是不要緊的檔案呢?每一份都很緊急的,必須要儘快處理。”王思銳抬起頭來看了看王士珍,臉上微微一笑。
“明天皇帝就要退位了,咱們的新國家也要成立了,可這最重要的事情到現在都還沒有個結論,你倒是好,自己一個人躲在屋裡挺清淨的,我們外面吵翻了天你也聽不到。”王士珍氣的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王思銳仍舊不緊不慢的表情,瞬間有些淚崩,繼續說道:
“就先說我們遞上來的案子吧,你是怎麼考慮的?軍隊和我都提議由你直接登基,其他人有中立的,有共和的,好歹你也給個決定不是?就這麼不吭不響的,後面的工作該怎麼進行?國家的名字又該怎麼命名?”王士珍心急火燎的說著,這麼大的事,王思銳竟然不去理會,換誰睡不著急?好歹你也給個說法不是?
“這個我還沒有考慮好,國家的名字就用中華,這個是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