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實力。而遊博泰卻是站在戰略的眼光上去看待這個問題的,或者說,遊博泰是站在政治的立場上去看待這個問題的。
所以,當五十一師請求使用芥子氣的電報發來之後,遊博泰只是稍稍的考慮了一下,便同意了五十一師的申請。
對於他來說,繳獲的那些軍艦能不能立即投入使用都是無所謂的,海軍目前在亞洲區域根本就找不到對手,加上航母的服役,這也必然會改變未來海戰的模式,所以這幾艘日本老舊軍艦對於海軍來說其實作用並不大。
反倒是站在政治立場上,這幾艘軍艦的作用卻是特別的大。
想當年日本人繳獲了鎮遠號鐵甲艦,這件事情對日本的鼓舞又有多大?對清帝國的打擊又有多大?
如果現在他們能夠反過來一口氣繳獲日軍九艘戰艦,而且還有戰列艦的話,那麼這對於日本的打擊又會有多大?
遊博泰是負責九洲地區的作戰總司令,這個位置也註定了他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政治眼光,當然了,他也相信海軍部的高層會理解他的看法的,因為站在一個政客的位置上來看,繳獲這九艘戰艦的意義,要遠比加強海軍實力更大。
二戰時期日本人為什麼拼了老命的要去進攻中國的首都?先是拿下了南京,並且在那裡製造了一場驚天屠殺,從政治角度上來看,日本人做的並沒有錯,他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去擊潰敵人的抵抗心裡,從而更快的結束戰爭,讓日本成為戰勝者。
後來又去攻打武漢,攻打重慶,日本人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從政治角度上制定的這些作戰方案。
但還是那句話,日本人是缺乏戰略眼光的,所以他們的計劃並沒有成功,因為他們並沒有預知到中國人的抵抗情緒是不可澆滅的,日本人沒有意識到,日本人打壓的越狠,中國人的抵抗意志就越強。
而反過來,現在的中華帝國就不同了,他們從沒有過將希望寄託在某一場戰爭上的想法,也從沒有希望利用一場戰役去結束這場戰爭,即便是有,那也是出於戰略目的才這麼做的。
比如東海海戰,那是一場決戰,但也是一次服務於戰略計劃的決戰,此戰過後,日本海軍失去了強大的統治能力,一舉從亞洲一流淪落為亞洲三流,這就是戰略眼光。
包括之前的第二次中日朝鮮戰爭時期,中國曾要求日本以機器裝置去抵押賠款賠付給中國,那些老舊的機械雖然抵押的價格遠遠超出了他們的價值,表面上看中國似乎是吃虧了,但實際上呢?中國人只不過是少拿了一些錢,但是卻削弱了日本的工業能力。
換句話說,現在日軍手中缺少裝備,就有很大的程度來自於幾年前的那次賠款。
所以,遊博泰並不在意那些軍艦能不能用,能不能立即使用,他在意的是能不能拿到那幾艘軍艦,哪怕他們已經完全不具備了作戰能力,哪怕上面充滿了毒氣。
而現在跑了五艘,這讓遊博泰有些失望,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希望航空兵能夠儘快的發現他們,找清楚原因。
想清楚了這個問題,遊博泰便將目光放在了一副地圖上,這是從日軍手中繳獲的地圖,並不是很詳細,但是也標出了各個地區的位置,用於指路什麼的還是很不錯的,目前測繪組正是根據這幅地圖進行的補充。
而面前的日軍似乎有種很熟悉的感覺,他們似乎是想把自己引向某個地方……(未完待續。。)
662:空一師
6月7日下午,當航母編隊再一次跟隨著艦隊抵達日本近海區域的時候,接到偵察通報的航母戰鬥群立即派出了兩架偵察機前往鹿兒島附近海域偵察。
其中一架偵察機主要負責鹿兒島以南,另一架則是在鹿兒島以北的內海區域內偵察,下午四點十分兩架偵察機從航母起飛出發,四點三十七分抵達鹿兒島上空,四點四十五分,前往內海區域偵察的偵察機在距離鹿兒島以北十幾公里的地方發現了日本海軍的五艘軍艦。
從高空上看去,下面的那五艘軍艦的模樣可並不好看,坐灘的坐灘,撞船的撞船,海面上隱約的能夠看到浮屍,大約有幾十具那麼多。
而軍艦的甲板上,也到處都是屍體,偵察機飛行員也被這一幕給嚇的不輕,但最終還是選擇了降低高度,希望能夠更清楚的去觀察軍艦上的情況。
最終的結果就是跟他在高空看到的一樣,下面日軍軍艦上計程車兵已經是死的不能再死了,而且模樣很是慘烈。
帶著濃濃的疑惑,偵察機迅速的飛離了事發區域,並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航母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