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卻沒有想到以後該怎麼去做。
“不是不反,只是時候未到!”王思銳嘆了口氣。
“旅長,這都什麼時候了,在等下去就沒命了。”馬三如情緒有些激動道。
原本他是不相信這份條約的,因為這份條約的內容並不是馬三如打探出來的。而是李鴻章身邊的心腹,劉學詢親自送來的抄錄版本。
馬三如等人對於劉學詢還是很不信任的,但是在見到劉學詢送來的這份條約內容之後,便立即明白了劉學詢的意思。
在表示了一番感謝之後,王思銳依舊是拒絕了劉學詢的邀請。
而劉學詢倒也並未在意,反而揮了揮手,一言未發,滿臉笑意的離開了軍營。
“想要我的命,沒那麼簡單。”王思銳半眯著眼睛說道。
好歹也算是清廷的功臣,即便作為交易,清廷已經將王思銳給賣了出去,可表面上他也仍然是功臣一個。
清廷想要處死自己,就必須要秘密的進行,然後對外宣稱因病或是其他的什麼原因,以免引起國內的不滿,至於這份條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只要在清廷的統治時間以內,這份條約就絕對不會公佈。
而洋人那邊為了保證自己的臉面,也肯定不會公佈這份條約的。
任憑這些人千算萬算,可他們愣是不會算到,其實對於這個結果,王思銳也是早有準備的。
這清廷挖好的坑,到底是誰來跳還說不定呢!(未完待續。)
第一三零章:看李中堂的碟中諜
慶王府!
《辛丑條約》的簽訂,固然讓這些朝堂大臣們鬆了口氣,歷時兩個月的談判,如今終於將西方那些豺狼虎豹給送走了。
可這些王公大臣們卻高興不起來,合約的簽訂,並不意味著這件事情就這麼結束了。
賠款,放人,甚至是劃定使館區,禁止百姓參與反帝組織,這些對於清廷來說都易如反掌。
畢竟作為國家的統治者,這點魄力還是有的。
甚至,只要他們願意,可以在一個月內給洋人湊齊三千萬兩白銀,讓他們趁早滾蛋。
而現在的慈禧老太后也是悔不當初,要說起這場戰爭真正的挑起者,其實並不能算作別人,正是慈禧太后。
若不是慈禧太后自以為清軍可以輕易的擊敗洋人,若不是那中看不中用的新建陸軍給了慈禧老太后莫大的精神支援,慈禧老太后又怎敢意氣風發的同時對十一國宣戰?
有一點需要注意,是清朝對十一國宣戰在先,然後才有的十一國對清宣戰,然後派兵攻打天津。
從法理上來講,聯軍並不算是侵略者,因為不是他們無故宣戰而導致的這場戰爭。
不管怎麼說,這件事情終歸算是過去了。
可要想真正的高興起來,那還得等將合約上的條款履行完成之後才行。
至於賠款什麼的,洋人那邊倒是並不著急,反倒是對於最後一條,洋人那邊倒顯得格外的上心。
並且,洋人要求十一國組成觀摩團,親自觀看王思銳的處死儀式。
雖然是答應了洋人要處死王思銳,可這並不代表著他們就敢明目張膽的去處死王思銳,除非他們想激起民變。
可洋人那邊卻很不解風情的給他們下達了最後通牒,限令清廷在半個月內解決這件事情,否則的話,駐紮在天津的聯軍主力部隊便會親自過來執行這一條例。
也正是因為洋人們的逼迫,這才讓李鴻章和亦劻等人不得不緊急的聚在了一起,一同商議這件事情。
“都說說有什麼法子把這事給辦了吧!”正堂之上,亦劻作為東道主,獨坐正中間,下面則坐著李鴻章和張復華、鈕孟磊以及十多個幕僚。
今天這件事並非他們幾個人能夠解決的,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幕僚參與,至於洩密,這個倒是不怕。
這些幕僚都是跟隨了他們多年的心腹,關於這件事情,他們是沒有理由洩密的。
亦劻的問話,讓下面瞬間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不是他們沒有法子,而是他們不敢。
“王爺,眼下王思銳手中有上萬精銳部隊,且駐紮在京城各個要道之處,先前我們曾經試圖收買過他們,但最終卻無功而返,反而被他們一番嘲諷。所以,在下以為,這件事情最難的地方並非如何殺掉王思銳,而是在於如何才能夠壓制住王思銳手下的軍隊。”一名幕僚站起身子說道。
那些新軍他們可以不放在眼裡,可是王思銳手底下可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