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2 / 4)

小說:中華第一帝國 作者:沸點123

黃建斌推測道。

邊境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俄軍士兵?即便這裡是滿洲里,是俄國非常看重的地方,那麼又為什麼將一個步兵師藏起來?那麼能藏一個步兵師,未必不能藏兩個,甚至更多。

那麼俄軍的目的也就顯而易見,再說了,俄國人本就對東北垂簾已久,十多萬遠東軍中,差不多有九萬駐紮在中俄邊境,意圖更是明顯不過。

“如果帝國出現了內奸,而能夠知道我們從這裡攻擊計劃的內奸,在帝國內部的地位一定會很高,那麼能夠知道這個計劃,又怎麼會不知道來到這裡的是裝甲師?俄國人顯然沒有準確的情報,甚至不知道我們將在近期發起攻擊,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沒有任何的防備。

而後面的俄軍,根本就沒有修建任何的防禦工事,他們似乎是在等著什麼,進攻的命令?”李運昌說道,一年多的學習,也讓李運昌更加理智了許多,同時,遇事也更加喜歡思考。

如果放在以前,李運昌絕對不會去想這些,他一定會利用裝甲師的優勢,追著俄軍一路到底,能殺多少就殺多少。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就只剩下了一種可能,俄國人的確知道了帝國要進攻的訊息,但是他們並不知道我們的進攻方向,所以秘密的屯兵邊境,想要在戰爭爆發之後,切斷我們的後路。”黃建斌緊跟著分析道。

“算了,這種事情讓上面頭疼去吧,把我們這裡的情況以及分析彙報給上級,另外,告訴上級,我師計劃縮小攻擊範圍,並搜尋這一區域內是否還有俄軍,如有,將集中力量對其打擊,若沒有,再按照計劃推進。另外讓他們抓緊補給問題,咱們的消耗太大了,可別因為補給拖了咱們的後腿。”

ps:後面可能沒有更新了,俺儘量,如果沒有的話,明天儘可能五更!(未完待續。)

402:國際觀摩團

戰場的第一個夜晚,就這麼平平靜靜的過去了。

追擊的部隊,將戰線向前推進了四十公里便停止了下來,一個師的俄國步兵,除了少量逃跑的以外,剩下的不是被殲滅,就是被俘虜,他們即使體力再好,身體再壯,難道還能跑過四個輪子不成?

機械化部隊的好處,已經顯而易見,在行軍的時候,士兵們可以盡最大可能的節約體力,而到了戰場之後,幾乎可以不用調整就能夠立即投入戰鬥,而己方越強,反過來對方就越弱。

而四十公里的戰線,若是放在幾年前的中日朝鮮戰爭,那麼指揮官是絕對要挨批的,因為對於步兵來說,那相當於一整天的推進距離,一旦敵人集結大部隊圍攻,他們很有可能會損失慘重。

而且補給方面也很難,因為當時大部分補給都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大量的長途補給,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但是現在,四十公里的戰線其實一點也不遠,甚至與裝甲部隊規定的七十公里還差著三十公里呢,但是這一次,李運昌卻表現的比較穩重了一些。

雖然機械化部隊對於四十公里來說,其實也就是兩個小時的事情,甚至不到兩個小時就能趕到,但是他必須要考慮到後勤補給的問題,在沒有拿到補給之前,前線的推進還是不要太快的好。

而這一次因為是第一天,雖說距離補給地滿洲里並不遠,但是卻也要給部隊一個適應的時間,至少,在李運昌的規劃中,要等到一週以後,部隊的推進速度才會達到理想化的推進速度。

而這個理想化,是每天七十公里,但這並不是說每天只能推進最多七十公里,再多就不行了,是要挨處分的,哪怕前面就是敵人,你最多也就只能追七十公里。

而是根據多方的資料總結歸納,最終得到的一個合理的資料,機械化部隊每天推進七十公里,可以保證部隊第二天的戰鬥力幾乎不受影響,同樣的,也對後勤壓力有所緩解,更加不會讓後面的步兵苦不堪言。

但是如果情況緊急,機械化部隊是可以多推進一些的,但最大的限度在一百一十公里,再多就不行了,坦克的燃油無法滿足他們行駛那麼遠還能夠確保作戰,再往前追的話,那就是去送死的了。

而在這裡也有個誤區,會認為每天推進七十公里就無法達到閃電戰的效果,其實不然,如果拿朝鮮來比喻,每天只推進標準的七十公里,那麼從中朝邊境打到釜山,只需要九天半的時間。

九天半,哪怕是按照十天,十五天來算,這難道不算是閃電戰嗎?

或許對於俄國人來說,這個速度也並不是不可以接受,因為他們有大量的領土,即便你推進了七十公里又能如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