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炮彈送入炮膛,打算繼續尋找下一個有價值的目標。
不料孫兵剛剛調轉炮口,那挺重機槍便又一次的重新發出了自己那堅強的怒吼聲。
這一次,子彈要比先前更加密集了許多,一顆又一顆的子彈,不斷的撞擊在坦克的裝甲上,叮叮噹噹的聲音,猶如雨下。
“沒有摧毀敵人陣地,繼續射擊!”朱寬立即大吼道,不過卻沒有命令坦克移動。
坦克移動起來對於機槍來說根本沒有任何的影響,反而會影響到火炮的精準度,況且敵人的機槍又無法摧毀坦克裝甲,讓他們射一下也無所謂。
孫兵連忙將炮口再次調準了回來,對準了先前的位置,再一次將炮彈發射了出去。
眼見著炮彈再一次的命中目標,這一次,孫兵要比上一次更加謹慎了許多,他並沒有急著調轉炮口,而是將一顆新的炮彈塞入炮膛,對準那座機槍陣地又補了一炮,連續的三炮過去,任何的機槍掩體都無法承受這種打擊。
ps:感謝44ffffff的月票支援!(未完待續。)
397:俄軍的變化2/12
俄軍的管理體制一直以來都是及其混亂的,這一點一直到後世都是一直存在的問題,特別是現在。
俄軍高層只知道在軍隊中爭權,一味的討好上級,而真正有能力的軍官又無法得到提拔,這也就造成了俄軍無論是什麼時候,戰鬥力始終無法完全的發揮出來。
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手下一幫大臣的言語刺激下,甚至一度膨脹到了自以為三十萬俄軍就已經足夠消滅半個中國,而手下的軍官也是一味的奉承沙皇,這也使原本理智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漸漸的喪失掉了最後的理智。
事實上,在此之前,整個俄國最理智的一個人就是沙皇,底下的俄**官已經不止一次提出要遠征遠東,將中國的東三省納入到俄國的領土之中。
但是沙皇卻很清楚俄國的劣勢在哪裡,在西伯利亞鐵路尚未完工之前,沙皇是絕不允許俄國去侵佔東北的。因為中華帝國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已經為沙皇提了個醒,讓他不敢去大意。
但是在西伯利亞鐵路通車之後,沙皇也漸漸的有了侵佔東北的想法。然而,在下面一群軍官的慫恿之下,沙皇最終還是喪失掉了理智。
近年來,俄國從中西部地區調集了二十萬的俄軍,分別部署在了滿洲里附近以及別洛戈爾斯克和哈巴羅夫斯克這三個地方,沙皇假想三面進攻,讓中華帝國首尾難顧,最終出現潰敗。
甚至已經下令這三十萬遠東軍,要讓他們做好一切戰鬥準備。
但是基層的俄軍士兵卻以為現在並不會爆發戰爭,至少也要等到開春之後,戰爭才會到來。所以,儘管前線的俄軍士兵也在積極的做著準備,可是他們的準備卻並不是那麼的完整。
就好像現在,一零三裝甲師已經殺到了阿巴圖蓋伊小鎮面前,俄軍士兵竟然還一無所知,他們甚至連偵察哨都沒有佈置,或許是覺得外面的天氣實在是太冷了,夜間根本不適合派人站崗。
但是這麼做的後果也很明確,一個滿編營,六百多人,在一個坦克排和一個步兵營的攻擊下,他們僅僅只堅守了二十分鐘不到的時間,然後便丟下了二百多具屍體以及一百多傷員倉皇而逃。
俄軍甚至連反擊的勇氣都沒有,鋼鐵洪流,徹底的擊碎了他們的膽量,子彈根本打不穿他們,而士兵剛剛從屋內跑出來,就會遭遇到無數的子彈攻擊,如此密集的火力,是俄軍第一次見到。
而俄軍在火力和裝備方面並不佔優,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中華帝國對於俄軍都有著絕對性的壓制優勢。
而俄軍唯一的優勢便在於體型和體力,或許,他們唯一取勝的希望,便是近身的肉搏戰。
儘管皇家陸軍已經很注意,很努力的去提升士兵的個人身體素質,可畢竟有著人種基因的差距,黃種人在身體方面比不過白種人,這是天生的劣勢,根本不是靠著食物就能彌補的。
但是皇家陸軍卻並沒有給俄軍這個機會,俄軍現在即便是想要近戰,也有些痴人說夢的感覺。
起初的時候,俄軍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二十幾名俄軍士兵在一名排長的帶領下,對著一個班的步兵發起了衝鋒。而雙方之間僅僅只有五十米不到的距離,俄軍士兵只要衝起來,十秒鐘要不了就能衝過來。
可是結果卻是那麼的讓人失望,面對著俄軍的衝鋒,那一個班的皇家陸軍將士儘管在人數方面處於劣勢,但他們也並沒有後退。
而是穩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