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就可以辦到。
然而未等約瑟夫開口反駁,曹錕便繼續開口講了下去:“我們的這項技術要用到一套關鍵的裝置,無線電。就是將有線電報的電線去掉,然後將電報機的體積縮小,可以讓一名士兵揹著滿世界亂跑的那種裝置,而只需要兩名引導兵悄悄的摸上去,然後就可以透過無線電來為後方的炮兵進行引導射擊。
除此之外,這種裝置也可以用在其他的方面,就好比,我這裡從未來過一名從京城過來的通訊兵,但是對於京城做出的每一道指示,我可以在半個小時以內就拿到,而我做出的每一次彙報,京城那邊半個小時內也可以得知。”
“你們已經研究成功了?”約瑟夫大吃一驚,作為德國駐華武官,雖然他的職位和級別並不是很高,但是對於歐洲那邊搞的轟轟烈烈的無線電技術,他也是有所耳聞的。
但是好像聽說他們遇到了很多的難題,所以一直沒有能夠研究成功,但是現在中國人卻告訴他,他們已經研究成功了,並且將這項技術運用到了軍隊中。
但是這個聽起來怎麼那麼不靠譜呢?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麼為什麼這麼久了,外界對此都一無所知?就算是隱瞞的再怎麼嚴密,也不可能瞞過所有人吧?
事實上,大量的投入無線電,自然不可能瞞過其他人,但是軍隊有軍隊的特殊性,所以軍中的保密問題倒是不用擔心,而各地政府那邊也是有偽裝的。比如,各地政府都有一個有線電報室,但是在這個有線電報室的隔壁,卻是無線電報室,甚至大多數有線電報室就是個擺設,電纜也只是接到城外的某處,然後在那裡安排部分駐軍,化為軍事禁區,然後就可以瞞天過海。
“是的,在幾年前的朝鮮戰爭中,我們就已經使用了這項技術,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後勤保障出現了問題的情況下,依舊打敗了日本人的原因。”
“不可能,當年你們從北平將訊息傳到戰場上不是用了半個月嗎?”
“呵呵,半個月之後我們的軍隊在哪裡?如果閣下稍微關心一些的話,其實也不難發現,在作出決定之前,我們部隊的推進速度是多少?在決定之後,我們的推進速度又是多少?而我們即將成為合作伙伴,所以這些問題我可以直接告訴你,當年我就是那場戰爭的總指揮,所以沒有人比我更清楚其中的一些事情。
事實上,半個月的期限是為了留給我們部隊推進用的,在你們剛剛談好的時候,我就已經接到了情報。
你想想,如果德國也有了這項技術,那麼在接下來的一些安排中,你們將會擁有比敵人更快的反應速度,甚至連補給,都要比對方快上一倍。”(未完待續。)
423:裝甲部隊的缺陷
其實曹錕根本就不用說的那麼清楚,僅僅只是將無線電的效能講出來,約瑟夫就能夠立即推斷出無線電對於一支軍隊,甚至是一個國家而言到底有多麼的重要。
而原本世界軍事真正的大爆發,是在一戰中才開始的,截至二戰結束,世界各**事方面基本上已經完成了一次轉變,這是一個由步兵化到摩托化,再到機械化的轉型,而再往後,則是資訊化。
要走的路還有很長,這也並非一時半會兒的能夠解決的,但是,在世界各國還沒有意識到陸軍的改革必要性之前,中華帝國卻早已經悄悄的邁出了第一步。
而僅僅只是這一小步,卻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如此恐怖的記憶,想等規模下的俄軍,竟然完敗中華帝國,更嚴重的是,即便是俄軍拼死抵抗,也無法給中華帝國帶來巨大的傷亡,這簡直就是單方面的屠殺。
當然了,約瑟夫也很清楚,軍隊體制的改革,並不僅僅只是字面上的改革那麼簡單,同樣改革的,還需要有軍人的思想,軍隊的裝備,新的編制,甚至包括高層的思想轉變等等一整套的配套設施。
這裡面缺一不可,而原本德國人還在嘲笑中華帝國,因為自打王思銳實際控制國家的這七年內,軍隊竟然進行了三次規模較大的改編。
軍隊大規模改編,難道真的只是上層拍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嗎?其實不是,改編也是要考慮到部隊本身的,如果改編的過於勤奮,那麼就會給人一種假象,會認為他們之前的改編是失敗的,那麼最直接的後果就是,會導致部隊士兵士氣大跌。
現在的作戰,部隊拼的第一個就是士氣,而提高士氣的方法有很多,軍服,裝備,人數等等,一旦士氣沒了,後面的戰爭基本上也就不用想了。
但是現在中華帝國卻給了他們一個完美的答案,那些看起來推翻了先前決定的改編,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