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往法國斯特拉斯堡的小飛機上俯瞰一層天上的雲起雲落,甚是絢麗多彩。【△網w ww..】
每當小飛機呈九十度傾斜狀態時,荷蘭、德國、法國萬米高空下的田野風光,盡顯無遺,十分的旖旎。
錯落有致的燕麥田,有黃色、有翠綠色的,村莊房屋上的紅瓦,更使得田野分外妖嬈、景色斑斕。
明媚風光悉數囊括在平果的腦海內,自然感悟到了一份愜意與曼妙。
前往法國斯特拉斯堡,想一想,就讓人心潮起伏呀。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是法國東北部城市,阿爾薩斯大區的首府和下萊茵省的省會,也是法國第七大城市和最大的邊境城市。
斯特拉斯堡的歷史中心位於伊爾河兩條支流環繞的大島,被稱為“小法蘭西”,擁有著中世紀以來最精美的建築群啦。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小法蘭西”又稱為“小威尼斯”。伊爾河在此分岔為多條運河,穿過了佈滿中世紀木桁架房屋和巴洛克風格的砂岩建築。
歷史上,“小法蘭西”源於15世紀末期的一所梅毒病院,梅毒在當時也稱為法國病。
市區位於萊茵河西岸,東側與德國巴登-符騰堡州隔河相望,西側則為孚日山區,東面25千米處就是德國黑森林,北側為阿格諾森林(Forêt d'haguenau),南方則是萊茵河平原,地勢平坦,海拔在132—151米之間。
雖然斯特拉斯堡遠離海岸線,但仍然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屬於非典型性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多民族活動範圍的重合地帶,從最初的凱爾特、再到高盧、日耳曼以及後來的法蘭克、查理曼,都在斯特拉斯堡留下了足跡。
十九時期中期開始,這裡逐漸成為了德法長期爭奪的焦點。
二戰後,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歐洲委員會、歐洲人權法院、歐洲反貪局及歐洲議會等多個歐盟合作組織均在斯特拉斯堡設立總部。
市區以小法蘭西為中心,向四個方向均有發展。其中東部靠近萊茵河地帶為物流和工業區;西側和北側以普通居民住宅為主;南側則為科教文化區。
目前,斯特拉斯堡屬於法國領土。但在歷史上,德國和法國曾多次交替擁有對斯特拉斯堡的主權,因而該市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是這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之地。德法名人比如谷登堡、加爾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或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即1792年4月25日,德利斯勒在斯特拉斯堡市長德特里希家中,共進晚餐時,譜寫了萊茵守軍戰曲(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即為後來的法國國歌《馬賽曲》(La marseillaise)。
德國統治時期,斯特拉斯堡新建了一個豪華的新城,包括一個新的博物館和新的圖書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被擊敗,根據《凡爾賽條約》,斯特拉斯堡被重新劃入了法國。
由於曾歸屬德國47年,斯特拉斯堡大多數人攜帶著濃重的德語口音,喜好著德國的飲食文化。
1949年,斯特拉斯堡被選為歐洲理事會的所在地。1979年,又成為歐洲議會的所在地。那棟美麗議會大廈建於199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議會建築。1992年,德法合作的Arte影視機構,在斯特拉斯堡成立。這個被稱為“歐洲第二首都”的城市,也是歐洲委員會、歐洲人權法院、歐盟反貪局、歐洲軍團、歐洲視聽觀察、歐洲藥典委員會等等國際組織所在地。
這座城市很鬼魅,常常發生弔詭事件,比如世紀初,極端穆斯林恐怖分子曾密謀在斯特拉斯堡主教堂搞一次大爆炸,被德國警察阻止。比如2001年7月6日,一次露天音樂會上,突然有一棵千年大樹驀然倒地,造成13人身亡,近百人受傷。
斯特拉斯堡還擁有眾多一流的公園,其中有些還相當的有歷史文化價值。
柑橘公園,是顯著的法國花園特色,內有一個新古典主義的城堡和一個小型動物園。
城堡公園,是17世紀的要塞,聳立在萊茵河畔。
pourtalès公園屬於英國風格,是現代雕塑的露天博物館,內有一座新巴洛克式城堡。
植物園成立於德國統治時期,靠近斯特拉斯堡天文臺,儲存著些溫室。
contades公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