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不苟且(1 / 2)

小說:警婲槑 作者:炫紫

九月二十三日,圓月。

今天是中秋節,可我的知心男友卻死了。心臟猝停。在大廈第十四層的電梯間,雙眸圓睜,牙齦全曝,儼然是驀然離世的。

據說那時,正是一個週六的黎明時分。

他是個英文雜誌社的編輯,長相英俊,思維敏捷,幽默詼諧,樂觀開朗,尤其是最近一篇原創作品,剛剛獲得了一個國際性的文學大獎,意味著他已經躋身國際名家的行列了……

大廈裡的人誰不認得他?

到是職守的保安能夠看到鏡頭裡的他,眼神常常彰顯得那麼憂鬱,如同他的文字,總是淡淡的、靜靜的、緩緩的憂傷著。

他知道,我常常在夜幕下,孤獨享受著步行在靜謐街頭上的滋味……

那晚,電梯間的異常,很快就被那保安發現了。

他的妻兒質疑,保安說:“他應該很幸福的,去的時候,沒有一點點痛苦!”搶救的醫生說:“既然心臟從來沒有問題,那麼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他猛然碰上了特別恐怖揪心的事情。”

警察出具火化證明之前,再次仔仔細細地勘查了一番現場,發現那夜那時,是他規律性的……每週六都進行的,工作、學習和……散步;那次那會兒,他是從辦公室所在的二十六樓乘坐電梯下到第十四層,電梯門開合之間,突現他的驚恐面目。從攝像錄映帶裡檢視,當時第十四層和電梯裡,都是隻有他一個兒身影的。

在他的辦公桌上,有本書是國內大史學家羅爾剛的《師門五年記》,扉頁上寫有:贈給然兒——行走是一個人的宗教,它不但可以自救,也可以救人。有篇讀後感,夾在書中。

但是,然兒是誰呀?畢竟編輯只知道,他有個美麗的悍妻,出身英國貴族大家族,卻不叫然兒呀!難道是那個知名的另類女律師——然兒——嗎?

崇尚寂寞行走的我,正利用休期,到處遊蕩,孤獨地行走在魑魅之中,卻誰也不知道究竟何時,竟然會成為了他在回家路上的心靈深處的紅顏知己。

他曾經說:在現代社會中,渴望行走的人越來越少,而真正能去行走的,羈絆也越來越多。但是說到真正行走,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選擇了退縮。

我說:如果說行走是一種夢想,那麼目的地絕對不是它的終結。

我還說:我崇尚行走,所以我就漫遊。

他無奈的答:行是過程,走是關鍵。沒有走,無法成行。

然而,我開始或飄走在多瑙河邊,或漂游在乞力馬扎羅山裡……

我喜歡多瑙河切穿喀爾巴阡山脈形成的壯麗險峻的卡特拉克塔峽谷,這峽谷從西端的臘姆到東端的克拉多伏,包括卡桑峽、鐵門峽等一系列峽谷,全長雖然只有一百四十四千米,首尾水位差近三十米,但峽谷內的多瑙河最窄處只有百米,僅及入峽谷前河寬的六分之一,而深度則由平均四米增至五十米。陡崖壁立,水爭一門,河水滾滾,奔騰咆哮,成為了多瑙河著名的天險,也蘊藏了巨大的水力資源。人,不也是這樣麼?不被逼急到了狹隘之處,怎麼可能釋放出核能力?

我還喜歡藍色多瑙河緩緩穿過奧地利首都wYN市區的狀態。要說這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山清水秀,風景綺麗,優美的wYN森林伸展在市區的西郊,鬱鬱蔥蔥,綠廕庇日。【△網w ww.Ai Qu xs.】漫步wYN街頭或小憩公園座椅內,我幾乎到處都可以聽到優美的華爾茲圓舞曲,看到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音樂家雕像,真不愧為“世界音樂名城”。站在城市西北的卡倫山上眺望,淡淡的薄霧給wYN蒙上了一層輕紗,陽光下閃閃發光的古老皇宮、議會、府第的圓頂和聖斯丹芬等教堂的尖頂,都好像是女人頭上的珠飾,而多瑙河恰如束在腰裡的玉帶,配上蒼翠欲滴連綿千里的wYN森林,使我想起了在這裡孕育的音樂家、詩人……他們著名的樂曲《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作品314號,甚至被稱為“奧地利的第二國歌”。聽,廣場上響起了典型的三拍子圓舞曲節奏,音樂主題優美動聽,節奏明快而富於彈性,體現出華麗、高雅的格調,我不禁翩翩起舞。嘴裡也哼起最後一行的重複句:“你多愁善感,你年輕,美麗,溫順好心腸,猶如礦中的金子閃閃發光,真情就在那兒甦醒,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鮮花吐芳,撫慰我心中的陰影和創傷,不毛的灌木叢中花兒依然開放,夜鶯歌喉囀,在多瑙河旁,美麗的藍色的多瑙河旁。”

當然,我也熱愛乞力馬扎羅山,這座素有“非洲屋脊”之稱的“非洲之王”。山峰奇峻,在海拔千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