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2 / 4)

反覆堵截和合圍,賀龍率領紅軍在黔滇邊境西出赫章,北上奎香,東進得章壩,再西返奎香,在大山中與敵人轉戰迴旋了近一個月。供給困難,傷病員日增。部隊在行軍途中,衛生員扶著一名生病的戰士艱難行進著。賀龍見了,要那位戰士上他的馬。戰士說:“軍長,把你拖壞了怎麼行呢?”賀龍聽了哈哈大笑,說:“同志,我是篾扎紙糊的?!走幾步路就會走垮?快騎上去,我命令你騎上去!”那位戰士只好服從命令騎上了馬。賀龍的腳凍裂了口,鮮血淋淋,但他若無其事,穿著一雙草鞋,自己拄著柺杖一步一跛地走在隊伍中間。憑著這股豪勁帶著隊伍,一個月後便鑽出了烏蒙山。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關於行:一路豪情一路歌(6)

敵人罵賀龍為“禍龍”,百姓贊賀龍為“活龍”、“神龍”。賀龍,這響亮的名字和中國革命緊緊地聯絡在一起。一位詩人曾這樣贊他:“三刀舉世話傳奇,憤起南昌會義師。堅持旗幟不可奪,烈焰飛騰湘鄂西。長江史詩雄千古,北上抗日驅強敵。繼掃蔣家百萬兵,終拔三山光我土。馬到真理日月情,毛公指示周公行。如今人民做主人,論功賀龍不可忘。”

李覺是湖南解放時的起義將領,作為敗兵之將,免不了向賀龍討教得勝之道。賀龍笑談說:“我們穿的是草鞋,皮鞋那麼笨重,怎麼追得上?”賀龍的部隊不僅日行百里,而且在路上還能打兩雙草鞋呢。

馬背詩人賀錦齋

賀錦齋是賀龍的堂弟,在“歌海”之稱的澧水河畔長大。本想成為一名歌者的賀錦齋,卻隨賀龍走進了兵營。軍旅生涯中,豪情萬丈的賀錦齋上馬殺賊。

下馬詩,贏得了“馬背詩人”的稱號。

1927年,年僅25歲的賀錦齋被任命為第20軍第一師師長,是當時國民革命軍中最年輕的師長之一。南昌起義後,賀錦齋與賀龍率領部隊輾轉瑞金,經福建進入廣東。在潮汕地區遭到了數倍於己的敵軍的夾擊,第一師、第二師與後續部隊之間的聯絡被攔腰切斷,內部出了第一師副師長歐學海這樣的叛徒,最後,只有賀錦齋同警衛營長滕樹雲兩人突出重圍。潮汕失敗後,賀錦齋於10月底輾轉至上海,設法與組織接上關係。藍天白雲下,看是平靜的黃浦江,江流卻渦旋湍急,詩人睹物生情,感慨良多,於是填《浪淘沙》詞一闋:

仰望蔚藍天,與水相連,兩岸花柳更鮮妍。可惜一片好風景,被匪摧殘。

蔣匪太兇頑,作惡多端,屠殺工農血不幹。我輩應伸醫國手,重整河山。

“老子本姓天,家住潭水邊,有人來拿我,除非是神仙。刀口對刀口,槍尖對槍尖,有你就無我,你死我上天。”這是賀錦齋1928年4月寫下的。那時,國民黨軍龍毓仁旅進攻桑植洪家關,工農革命軍被打散,紅色根據地血雨腥風,一片恐怖,革命之旅受挫。周逸群與賀龍失去聯絡而轉入鄂西。賀錦齋是行者也是歌者,他協助賀龍收集失散部隊,吟此詩以激勵鬥志。

1928年7月,*湘西前敵委員會成立,賀龍任書記,賀錦齋和陳協平、李良耀、張一鳴等為委員。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賀龍任軍長,黃鰲任參謀長,賀錦齋任第一師師長。9月初,他奉命率部襲擊澧縣大堰、王家廠一帶的團防武裝和稅務機關,從王家廠返回石門,紅四軍遭到敵第十四軍教導師李雲傑部及多股團防的包圍襲擊,傷亡100餘人,參謀長黃鰲壯烈犧牲。賀錦齋率部衝出重圍,退往石門泥沙,但在轉移途中,又遭到敵人的四面包圍。賀錦齋自知敵我實力懸殊,突圍將會付出很大犧牲。於是,他抱定了必死的決心。在與敵人作最後決死的一戰之前,他給弟弟賀錦章寫下了最後一封家書,並賦詩兩首,派警衛員李貴卿把家書送往洪家關。絕筆詩為:

“遮霧繞路漫漫,一別庭帷欲見難;吾將吾身獻吾黨,難能菽水再承歡!忠孝本來事兩行,孝親事望弟承擔;眼前大敵猙獰甚,誓為人民滅豺狼。”

9月9日拂曉,敵人發起了更加猛烈的圍攻,賀錦齋主動要求帶領警衛營和手槍連擔任後衛,掩護主力突圍,飲彈犧牲,年僅27歲,踐行了他“吾將吾身獻吾黨”的忠誠。

關於行:一路豪情一路歌(7)

名將之花左權

“名將以身殉國家,願將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這是朱德元帥悼念左權將軍的。湖南醴陵人左權(1905—1942),黃埔軍校一期,殉難前任第八路軍副總參謀長。

1942年5月,日軍以三萬重兵,再次對只有五千名八路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