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林登陸場當面之德每3公里正面1個師。每1公里正面60門火炮、17輛坦克。德軍統帥部採取了各種措施。阻止蘇軍奪取柏林。而盟國也想搶佔柏林,儘管反希特勒同盟各大國就柏林劃歸蘇軍作戰區已達成有協議。
蘇軍最高統帥部在準備對德軍的最後一戰——強擊柏林時,嚴守反希特勒同盟各國商定和宣佈的迫使德國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無條件投降的政策。參加柏林戰役的有:白俄羅斯第1、2方面軍,烏克蘭第1方面軍,波羅的海艦隊一部,空軍遠端航空兵第18集團軍,國土防空軍及第聶伯河區艦隊。此外,還有波蘭第1、2集團軍。蘇軍集團共有162個步兵師和騎兵師,21個坦克軍和機械化軍、4個空軍集團軍,250萬人。火炮和追擊炮約4。2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6250餘輛、作戰飛機7500架。這樣就造成了數倍於德軍的優勢:人員比德軍多1。5倍,炮兵多3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3。1倍,飛機多1。3倍。各方面軍主要突擊方向的對德軍優勢更大。
蘇軍在戰前制定的作戰計劃規定。蘇軍計劃以三路進擊柏林,以朱可夫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作為最強大的集團和攻擊的先頭部隊突破奧德河東、西兩岸防線和附近若干地段,從東面攻擊。以科涅夫元帥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前出到尼斯河東岸的南部直到蘇臺德山麓,從南面攻擊。以羅科索夫斯基元帥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