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繡又慚愧、又困惑地說:“上次不聽先生的話,導致這場大敗;可是現在已經如此慘敗,為什麼反而還要追呢?”
賈詡說:“現在兩軍的態勢已經發生根本的改變,快快追上去,一定會打勝仗!”
張繡這次相信了,趕緊收集殘兵敗將,又追了上去,趕上敵人以後,殊死作戰,果然大勝!
張繡凱旋,雖然高興,可是心裡還糊塗著呢。
於是虛心向賈詡求教:“我開始以精兵追退兵,先生說必敗;然後用殘兵敗將追擊那些剛剛得勝之兵,先生反而說必能克敵制勝;為什麼兩次結果都和先生所說一樣,如此靈驗呢?”
賈詡說道:“這是個簡單的道理——將軍你雖然善於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對手;他們雖然退兵,曹操必然親自斷後!所以你的追兵雖然兵鋒甚銳,但是你不如曹操厲害,他計程車卒也必然鬥志昂揚,所以我知道你必然不敵。”
說得張繡不住點頭,覺得自己哪怕剛剛打了勝仗,也還是差曹操那麼一點點。
賈詡繼續教導學生:“曹操來進攻你,沒有什麼失誤,也不是沒有進攻能力,為什麼無故退兵呢?必然是他們內部出了問題;打退了你的追兵以後,他們急著回去,解決問題,必然加速退兵,即使留下將兵斷後掩護,哪怕那些將領也是勇猛之輩,也不是你的敵手,因此,即使你率領敗兵追擊,也一定能戰勝他們。”
張繡著才對賈詡心悅誠服。
賈詡深知人心,且應用於包括戰爭在內的各種環境,可見一斑。
然而賈詡大才,只要到了奸雄曹操麾下,才得以大展身手,但是受曹操奸雄名聲拖累,他自己也為自己在歷史上留下了“奸臣魁首、狡猾如狐”的名聲。
尤其是三國演義的作者有意貶曹褒劉,曹操既然是奸雄,他麾下之臣,即使再厲害,也只能是奸臣了。
不過,以賈詡只聰明,竟然選了跟隨曹操,而沒有跟隨劉備,可見在他的心目中,別管是做人的良心,還是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