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碼頭都有自己的區域,面前是湘江水,那裡為運輸船隻靠岸預備了需要的設施。
後面則是附屬服務實施,比如卸貨的碼頭就是一些貨棧;上下乘客的碼頭後面就是客棧。
這樣的一個碼頭和附屬的區域被稱為“總”,沿湘江內測共有十總,每個總被一個實力強大的商家佔據。
馮雲山沒有料到,他在這裡遭遇了最強大的抵抗。
。
第1345章 忠臣以身代主(大改)
馮雲山遇到的抵抗,來自十八總。
十八總是一個統稱,其實分為內總和外總。
內總一共八個,是在起初建城的時候,建立的八條街道,也就是從一總到八總。
外總就是古城之外,沿著湘江內測一溜排開的十個碼頭,已經碼頭後面漁碼頭配套的附屬設施,從第九總一直到第十八總。
其實這個總字的來源,就是因為當時每條這樣的街道,都有一個總更房,稱之為總鋪,供那些打更巡夜的更夫使用。
這些總鋪,就被簡稱為總,久而久之,這個總字,就不僅僅代表一個總鋪更房,而是代表那個更房所在的街道了。
而這個總和它代表的設施和街道,尤其是那個設在湘江岸邊的碼頭,有被一些實力龐大的商家佔有,成為他們所屬的地盤,那個具體的總,又成了那個商家個人或者一個商號或者一群商人的代表,時間一長,這個總字,就被後來的這個意義所取代,逐漸剝離了原來的意思。
比如一棟高樓大廈,或者一個著名的機構,它的影響力,遠遠不是原來的那個總鋪所能比擬的。
尤其是商人講究抱團,一般以地域劃分的商號都會聚集在一起,比如晉商、徽商。
時間一長,這種地域商會,就佔了上風,實力大大超過那些挑單幫的商人。
因此,這片湘江沿岸的十總地區,就都被這地區商會所佔有。
商人逐利,為了利益寧可大冒險,因此他們在天軍和滿清勢力大規模較量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想方設法弄到安全的地方。
當然這樣的安全,都是他們自己平定的,是否真的安全,完全是另一回事。
在那些大商人的眼中,曾國藩曾大人是一個最安全的保障,離常沙不遠的湘潭自然是,上上之選;甚至比常沙還安全,畢竟常沙是一個衝突的中心。
因此,他們就把他們的身價都挪到了湘潭,集中在外十總地區。
在每一總的街區範圍內,都建成了各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築,九總龍王廟,十總萬壽宮,十一總關聖殿,十二總華南戲院,十三總黃龍廟,十四總璀圓宮,十五總海會寺,十六總魯班殿,十七總觀音閣,十八總唐興寺。
湘潭清時的城市特徵被概括為“街分十總,商分七幫”,其中的十總,就是九到十八總十條大街,七幫則是粵商、徽商、晉商、浙商、蘇商、滬商、湘商等七家商會。
其中湘商實際就是曾國藩的家族和當地官府的勢力,在這曾家軍的老巢,當然最為強大,在十個碼頭中,湘商一家就佔據了四個,而且都是處於中間位置,也就是十二總、十三總、十四總、十五總。
現在這個湘軍老巢之一,遭到了天軍的攻擊,他們以為安全的地方不再安全,所有的身家性命眼看不保,以前依靠的曾家勢力湘軍的保護,現在變成了大家都在一條船上,生死與共,存亡都在一起,從而曾家的這個據點,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各個商家一起努力保護。
曾鼎尊足智多謀,自然不會讓這些無利不起早的商人置身事外!
除了給他們必要的幫助以外,也給各個商會分派了任務。
他們的任務就是各自保證自己的那個總不失!
如果誰防守不力,丟失了自己的防區,所在街區的商號全部滅門九族!
這個懲罰非常厲害,等同於十惡不赦的大罪。
不過曾鼎尊自然也有這樣做的理由和必要。
因為一旦一總失守,讓天軍從那個口子進來,所有的其它各總也就全線崩潰!
全線崩潰,必然會造成全城失守,那全城幾十萬人都會面臨死亡的威脅。
考慮到這個後果。曾鼎尊不得不對疏於防守的商號嚴厲鎮壓。
自己本身安全的需要、整體守城的嚴酷命令,讓每一個商會都拼了老命!
他們一拼命,必然就會拼命的花錢。
畢竟凡是賺了大錢的商人都是聰明之士,知道花錢和保命之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