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用一塊紅綢系起來。
“煙蘿,看好了,這是筷子舞。”
音樂開始,初,平緩。我慢慢地揚臂、繞腕、抖肩、前趟、後下腰,表現出蒙古舞蹈的特色。我以前偷懶編的動作簡記法也全想起來了,“梳頭”、“洗衣服”、“風吹柳”、“大雁波浪臂”、“大雁90度揚臂”、“老鷹m臂”、“鶴立雞群拉韁繩”……當初被我姑姑知道後,氣得差點吐血。不過我覺得還挺形象的,看,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哈哈。
音樂越來越快。我也越來越快地騰挪旋轉,只見紅綢飛舞,筷子在身邊打地嘩嘩作響。鼓敲在鼓邊,象是馬蹄急切的奔跑聲,我面露微笑彷彿在草原上放馬馳騁,舉鞭打馬,灑逸快樂。音樂驟停,我跪地揚單臂。
“居然有這樣快意的舞蹈。移光,教教我。”煙蘿愣了許久,拉住我的胳膊。
我喘口氣:“好。不過不是筷子舞,是紅裙舞。”筷子舞是我為了吸引煙蘿才跳的,短時間內要拿出鎮住老鴇的舞蹈,得用一個花哨有噱頭的,那就是蒙古舞蹈中的紅裙舞。這個舞可能屬於安代舞的演變,具體學術問題就要問我姑姑啦,我是自己稱它為紅裙舞。
“起來吧。”煙蘿扶我起來,我卻差點暈倒。“怎麼了?”“我餓了。”“哈哈。”
於是煙蘿喊人端來飯菜,我們邊吃邊聊。她不復之前一副什麼都無所謂的樣子,變得認真又充滿熱情。我相信這才是她真實的樣子。
“你的舞跳的真好看。”她眼眸閃閃。
“沒有啦。我這只是花架子。我看你的基本功一定不錯,跳出來會比我跳的好看。”
“你會跳很多舞嗎?”
“我只會一點。都是我姑姑教我的。她的舞跳得可好了,拿過全省……呃,我們家鄉那邊的比賽的第一。”
“她是什麼人?”
“舞蹈家。”
“舞蹈家?”
“就是專門跳舞給人看的。”
“那不就是舞女嗎?”
“呃,是很受尊重的哦,國家領導……呃,我們國家的大官還給她過獎狀,表揚過她。”
“哦,是地位很高的樂坊舞娘吧。”
汗,我還是不要跟古代人解釋這些了。
“剛才的筷子舞就是她教我的。那個舞是她和我姑父的定情之舞。”聽說當年幾個單位搞文藝聯歡,我姑姑和姑父分別被各自單位推上去鬥舞,跳的都是筷子舞。結果這一斗,鬥出了火花,成全了一段姻緣。我說給煙蘿聽,她露出了微笑。
我讓樂師將《天堂》的曲調編排一下,**幾段節奏快一點的曲子,於是他們忙碌起來。這個任務也讓他們自己充滿了興趣。
然後我讓丫鬟幫我找來一塊大紅色的綢布,將它簡單的在煙蘿身上圍一圍,再用針縫出一條大擺裙子的雛形。這擺要求可以拉到頭頂合攏。看上去似乎有點西班牙舞蹈佛朗明哥的裙子。丫鬟們也忙起來。
我開始抓緊時間教煙蘿跳舞。“手腕擺動,肩注意“要熱情一點。眼神活潑一些。這幾個動作是表示慶祝,動作要有力一點,對,抖肩要有節奏,一噠噠,二噠噠……”自我感覺還挺有我姑姑的範兒。
“注意,柔中帶剛,剛中帶柔……”
……
煙蘿果然基礎紮實,這個舞蹈我給她改編得稍微柔和了一點。畢竟要符合當地的欣賞習慣,不能太狂野。而那拈群裾飛旋的動作和她本來就會的舞蹈有一些相似之處,不過是用力和表現方面有不同,她一旦領會了蒙古舞蹈的特點和精髓,自己融會貫通,掌握得非常快。我們一直練到很晚很晚。
第二天,我還沒起床,她就來喊我練習。看得出來,她很投入這個舞蹈。到了中午,她已經能完整得跳出來了。然後穿上丫鬟們做好的裙子,和樂師們開始進行配合練習。由於我想給媚娘一個驚喜,所以一直都沒允許其他人打擾。
待到離約定的時間還有最後一個時辰,我開始唱《送別》這歌給樂師們和煙蘿聽。這歌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人物李叔同所作詞,曲調簡單悠揚。我想這樣古樸的詞比較適合她演唱,也能易於這個時代的人接受。果然,樂師和煙蘿都很快就熟悉了。
時間到了。媚娘讓人帶我們去後院的大廳。廳裡還有一些其他的女人。
“開始吧。”媚娘輕輕吹著一盞茶。
煙蘿穿著紅色的大裙子,頭上只別一朵紅色的大花,腳下是一雙紅色的靴子。腰上,手腕和腳腕都戴著一串小鈴鐺。音樂響起,美人飛舞,只見紅色的裙裾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