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最早出現在什麼年代?大概比龍的考據還要混亂。
《山海經》有云:“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
從此句看,鳳皇應該是一種鳥。但同樣是《山海經》,亦記載過:“有五采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
這又變成了三種鳥,哪個是正確的,至今沒有定論。
至於後世,人們通常將鳳和凰解釋為雌雄不同的同一種鳥,其實是一種君權包裝。
鳳凰,不是現實中存在的任何鳥類。而是在秦漢之後,龍逐漸成為帝王的象徵,所以才有了皇后妃嬪們的對應形象,即鳳皇變成了鳳凰,並將其迅速雌化。
說白了,先有鳳凰的概念,人們才試圖尋找一些鳥類,去附和、貼合所謂的鳳凰。
因此在上古時,是沒有鳳凰這個詞的。那它的真身到底是什麼呢?
“鳳象者五,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雛,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鴻鵠。”也就是說,這五種鳥都是鳳。
那《秋水》篇所言:“南方有鳥,其名鵷雛,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不是梧桐不歇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這個鵷雛,便是真真正正的鳳鳥。
…………
粵省最南端,徐聞。
這裡也是夏國大陸的最南端,再往南去,便是瓊州海峽,與瓊州直線距離僅14.6海里(即27公里)。
該縣島嶼眾多,港灣星羅棋佈,光港口埠頭就有50多個。
在西南方,則有一大片紅樹林地,本是生長在海岸邊,長期受潮水侵蝕,而形成的一種特殊樹木。結果環境異變後,紅樹林瘋狂擴張,竟然鋪到了海水裡,真正成了水陸兼備的靈植。
樹根紮在水中,往上不斷盤結,一株纏著一株,竟組成了一座座樹島,可以自由行走,也算奇觀。
“沙沙!”
一陣腳步聲傳來,六七個人撥開枝葉,露出疲憊的身形。他們是紅蓮派門人,負責搜尋徐聞一帶,為首者叫藺生,是藺哲的同族兄弟。
鳳凰真身不好找,找的是蛛絲馬跡,這就需要細緻和耐心。幾人翻遍了徐聞毫無收穫,又一頭扎進了紅樹林,如果再無線索,只能回去報備了。
“阿生,你說那鳥兒的修為到底有多強?爹媽是誰?總不能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吧?”
一人走著走著,隨口問道。
“《淮南子》有寫,羽嘉生飛龍,飛龍生鳳皇。羽嘉是傳說中的飛行動物元祖,當然誰也沒見過。”
藺生三十多歲,氣質文雅,讀過不少書,笑道:“這些東西有太多人工添飾,聽聽就得。當初東海化龍的時候,官方不說龍乃天地之精,應感而生麼?我估計鳳凰也一樣,都是應感而生。”
“哈!那條淫龍也配天地之精?”有人大聲嘲笑。
旁人也沒反駁,皆露出鄙夷之色。
最開始的時候,老百姓對青龍還是很敬畏的,後來慢慢的真相浮出水面,才特麼知道:臥槽,你丫不是真龍啊,就一條長蟲化的。
嘁!
這觀感就差遠了,不走正路偏走旱道,境界難怪艱澀無比,止步不前。久而久之,再看那龍就沒啥感覺了,反而有種隱隱的鄙視感。
“那淫龍化形,乃人仙境界。這鳳凰要真是天地所生,怎麼也不會差吧?我們千萬別靠近,免得引火燒身。”又有人提醒。
“沒事,我們又不是抓它,怕什麼。真要找到了,遠遠瞅一眼還不行?”
“別擔心,這說明咱們人間昌盛,才有鳳凰祥瑞,應感而生。”
“就是,祥瑞啊!”
眾人多沒在意,畢竟在夏國人的骨子裡,就流淌著這種血脈。提起龍啊,鳳啊,麒麟啊,熊貓啊,首先不是害怕,而是有一種古怪的親近感。
就像什麼榮耀一樣。
紅樹林廣闊且密集,一座座樹島相鄰,中間只留一條容小舟穿行的縫隙,靈巧點的大步一跨就能跳過去。
不時有成群結隊的鳥類飛來飛去,嘩啦啦驚起一片蟲鳴。日頭漸漸西斜,餘暉浸染,樹島和海面上滾動著霞光,暖中帶血。
眾人在島間跳動,搜尋了好久,帶隊的藺生忽然一頓,食指抵著嘴唇:“噓!”
小隊配合默契,餘人立即分散開,形成一個最完美的伏擊圈。
等了片刻,就聽深處刷刷作響,迅速靠近,跟著樹叢衝開,跳出一隻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