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熙和靜依客氣道。
“王爺與王妃能駕臨本寺,是本寺的福氣。二位請!”慧清說完,便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引了二人進入了寺廟。二人在大雄寶殿上了香,便由慧清大師請去了禪房。
“慧清大師,實不相瞞,弟子等今日來此,是有事相求!”靜依開口道。
“王妃客氣了。不知是何事,還請王妃但說無妨。”
“我與王爺來時,路遇一個名為劉村的村子。那裡的百姓飢寒交迫,難以度日。雖然王爺與我送了一些過冬的衣物過去,可是心裡卻仍是憂心忡忡!王爺與我得知慧清大師每年進入冬日,都會在山腳下搭建粥棚,為百姓謀福。所以特地厚著臉皮來請慧清大師能夠早設粥棚,同時,王爺得知今年的收成不佳,所以王爺想著在大師對面也建一座粥棚,以解決百姓的溫飽之需。”
慧清大師聽完,眼前一亮,竟是對著元熙和靜依,欠身施禮道:“二位施主,果然是宅心仁厚,大慈大悲呀!當真是我封城之幸!”
“大師萬萬不可!”元熙趕忙拱手道:“大師,本王與王妃初至封城,看到封城的百姓竟是過得如此貧困潦倒,心中甚是不忍。本王與王妃商議過了。這施粥之事就由王妃全權處理了。本王畢竟是立身未穩,還有許多事,都要一一細查,方能做到心中有數。關於這施粥之事,不知大師以為如何?”
慧清點了點頭道:“往年都是我華陽寺一家施粥,官府也是會偶有為之,只是。”慧清搖了搖頭,嘆了口氣道:“請恕老納直言,這官府的粥,當真是沒有幾粒米呀!所以,這百姓們一聽說官府施粥,也都是被餓的沒法子了,才會去求上一碗,可也只能是解渴罷了。”
元熙點頭道:“這件事,本王也聽說了。所以這當地的百姓對官府並不信任。也正因為如此,我與王妃才想著將粥棚建在離大師的粥棚不遠處,待百姓們認可之後,本王會下令在它處另設一處粥棚的。”
“如此甚好。”
靜依突然出聲道:“大師!弟子曾聞這寺內,有不少的武僧?”
慧清大師點點頭,“的確如此。不知王妃何以有此一問?”
靜依笑道:“大師,王爺與我曾商議,收留一些孤兒,只是,王爺的公務繁忙,眼下又正是封城的用人之際,實在是抽不出人手來。所以弟子想著,是不是可以請華陽寺內派下山幾名武僧師父,以幫助教導這些孩子們?”
“王妃的意思,是要本寺收留一些?”
“哦,不!大師誤會了。弟子只是想著能否請寺內派出幾名武僧師父相助,只為教導他們當中一些體格健壯些,或者說是有著習武天分的人?等日子久了,便由這些人,來保護與他們一樣的孤兒,大師以為如何?”
慧清思索了一番,不禁有些驚奇地看向了蘇靜依,這個小王妃的心思著實不一般!這想的話,他們也不過只是辛苦個兩三年罷了。以後,便會越來越好,幾乎就是不用官府或者是寺內再插手了!
“此法倒是是可行!只是,請恕老納直言,這樣一來,王爺王妃就不擔心他們會成為一方勢力嗎?甚至是稱王稱霸?”
元熙與靜依相視一笑,“大師多慮了!本王也會派一些封城內有名的文人來教授他們一些課業。另外,本王會對他們加以區分。如果他們當中有意出家,來寺內修行,本王定會將他們送上山來,看師父是否肯收?另外,本王還會派一些農人、商販來教授他們一些生存的技能。並不是全都習武。而且他們中的男子長至十五之後,沒有什麼特殊原因的,本王都會將他們收入軍營!”
靜依接話道:“是呀!如此一來,大師所擔心的問題便不會發生了。”
慧清大師點了點頭,“這個法子的確是不錯!既能讓這些孩子好好地活下去,又能為封城的安定帶來不小的作用!而且,若是教導的好的話,他們中定會有一批人,成為王爺的左膀右臂!果然是長遠地打算!只是,這恐怕要消耗不少的銀兩和米糧吧?”
“大師無需為此操心。王爺與我都商議好了。會讓年長一些的,想辦法自給自足,比如說耕種、雜役等等。既讓他們鍛鍊一番,得知銀錢來之不易,又可以解決咱們的銀子短缺的問題。”
“如此說來,老納豈有不幫之理?寺內的武僧都在寺內待命,若是王爺何時有需要,派人來知會老納一聲就是了。”
“如此便多謝大師了。”元熙拱手道。
“王爺客氣了,王爺與王妃如此為封城的百姓著想!應是老納代封城的百姓謝謝二位活菩薩呀!”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