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輕敲了敲,“對!四方館,就叫四方館!”
“四方館?迎四方學子,納四方財源,這個名字起的好!”元熙讚道。
“這樣,元熙,咱們去找夏先生。我只是有個初步的構思,具體的怎麼安排,怎麼經營,還得靠夏先生才行!”靜依說著,就興奮地要起身出去了。卻是一把被元熙給摁了下來。
“先用膳。房子就在哪兒擱著呢,丟不了!夏和也就在封城呢,也跑不了!不急於一時!先吃飽了。我陪你一起去找夏先生就是。”
靜依雖是有些急,可是一想元熙說的也是有道理。“都是我太心急了。你說的對!總是要先填飽肚子,才有力氣做事!”
二人不再說話,用完了午膳,便直接回平王府了。
“元熙,不是說要去找夏先生嗎?”
“我命人去傳了。咱們在這裡等他就是。”
靜依撇了撇嘴,當王爺就是好!這身份在這兒擺著!的確,若是元熙和她親自去找夏和,只怕是會讓他覺得心中不安了!畢竟,他雖不是白身,卻是並無官職在身的。
兩人在前廳用了一盞茶的功夫,夏和便來了。
靜依看了元熙一眼,元熙笑道:“咱們還在第一樓的時候,我便命人去傳了。”
靜依默然,難怪會來得如此之快?
“屬下給王爺、王妃請安!”
“夏先生免禮,快坐吧。”
靜依放下茶盞,“夏先生,今日請你來,是有要事相商。”
“王妃殿下請吩咐!”
“夏先生無需如此客氣。我有一個想法,只是初步的一個構思,還請夏先生幫忙品評一下,看是否合適?”
“殿下過謙了,屬下洗耳恭聽。”
“夏先生,這封城百姓的開蒙、讀書風氣,你以為如何?”
夏和蹙了一下眉,“啟稟王妃。這封城的孩子們的開蒙較晚,而且一些個文人學子,似乎也都是閉門不出,當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靜依抿唇一笑,不難聽出來,這夏和剛才對一些書呆子的嘲諷之意!的確,兩耳不聞窗外事,如何得知外面的朝局如何?如何得知百姓們的日子過得如何?如何得知這旱澇之災如何?什麼實際發生的事情都莫不關,一心只讀聖賢書又有何用?讀書是為了什麼?只是一心考取功名,再不是白身?還是隻為了一舉高中,光宗耀祖?這樣的學子,太過迂腐了!
“夏先生所言有理!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那些個閉目塞耳的迂腐做法,的確是不可取的。現在,我便是有這樣一個法子,想試著看是否能將封城的讀書之風給帶起來。還請夏先生指教。”
“屬下不敢,還請王妃明言。”
“你畫的圖我看過了。那處地方的確是不小。我與王爺初步商定就在那裡建一座四方館。”
“四方館?”夏和有些好奇地重複了一遍,看向了王爺。
元熙笑笑,“這是依依想出來的法子,我聽著倒是不錯。你也聽聽,看有沒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咱們也好議一議。”
“這四方館,之所以取名為四方館,還是取‘有容乃大’之意!”靜依說著,走至桌前,將夏和畫的那張圖展開來道:“你們看,這原是一處三進的院子。咱們現在把它分成幾部分來看。”
靜依用手指點了一下最外面道:“這裡,其有三層,一樓咱們可以安排一些說書、唱戲的消遣,只供應茶水,沒有酒菜。二樓則是全部做成雅間,裡面則是安排一些高檔的茶藝!以添上幾許高雅之氣!三樓,則是開敞的大廳,裡面可供文人學子,吟詩作畫,揮毫潑墨!無所顧忌,無所約束!讓那些文人們盡展才華!”
聽到這裡,元熙和夏和都是琢磨出了一些味道。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皆是讚歎之意!
靜依又將手指挪到了最裡面,“這裡,咱們在外面重新開一道門,裝潢一新!越為高檔越好!這裡,就按照夏先生經營第一樓的套路來。這處地方,咱們主要是招待一些客商、或者是來往的達貴人!他們的銀子,最是好賺!同樣的,這裡,咱們就不安排什麼說書之類的了,將原先這青樓裡的一些藝妓,安排在此,每日奉上歌舞琴曲!也算是不失風雅!”
夏和看了看,忍不住出聲道:“殿下,這一東一西的風格可是差了十萬八千里了!這東側,以殿下的意思,是要打造成為文人士子們聚集之地!而西側,則是商旅們的聚集之地。不知屬下說的可對?”
“夏先生說的不錯!的確如此!”靜依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