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江河日下,各房分家不說,很多時候是妻離子散的潦倒淪落的情況,還好王又妤因孃家人暗中援助了些錢兩,加上舍不得離開自己所愛的夫君還有兒女,自是咬牙撐了下來。
而讓這對患難夫妻欣慰的是,就在今年她們熬了四年的苦日子眼看就要到頭了。因為官府開始解除對元祐黨人父兄子弟的禁令,並視罪責輕重照顧受羈管、編管的上書邪類人,對被貶逐到邊遠地方的元祐黨人實行大赦,特許他們向內地調動,而周家也在大赦之內。
王又妤本以為自己終於苦盡甘來,卻不料他們全家起身回鄉之時,她丈夫卻因染了病不慎客死異鄉,當時王又妤是萬念俱灰,要不是一雙兒女年歲太小,指不定她便一病不起,跟著夫君去了黃泉。
之後王家得了信便派人去接王又妤母子三人時,待來人見著王又妤時,她十歲的兒子已被周家人接走,只留下她與女兒等著王家人。
很快王又妤帶著女兒就回。到了王家,只是她畢竟是已嫁出去的女兒,自是不能與以前未出嫁時的風光待遇相比,所以住了一月,王又妤就漸有受冷落的怨氣。再加上女兒周雯兒又到了欲婚配的年齡,正是需要準備嫁妝的時候,而周家如今元氣大傷正在漸恢復期間,自是沒甚錢兩置辦周雯兒的婚事。
在這種情況之下,故王又妤只能。寄期望孃家人助一臂之力,可惜卻一直無人應下。不僅如此,自己的親二哥,也就是王青雲的父親也落井下石隨口說了一句,她且是帶著嫁妝嫁出去的女兒,有兒有女還回在孃家長住已是越矩,更不要說想要再得孃家的家產。(在北宋時期,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