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求情。”對於這些,劉協瞭若指掌,立刻說道。
“中常侍陳廣呢?”劉馮又問道。
“朕已經下令斬殺了。”劉協聞言臉上立刻露出了憤恨之色,說道。對於陳廣,劉協再也沒有任何心軟了,順勢斬殺了。
“此人該死。”劉馮聞言眼中寒芒一閃,也是恨聲道。當真是惟恐天下不亂的人啊。
“皇兒,現在該怎麼辦?”恨恨了之色後,劉協頓時求助的看向劉馮,有些眼巴巴的,這件事情實在是太難辦了。
“董匡要殺,不殺不足以震懾天下。董承要用,加官進爵以示信任,並分董承封邑,封他其餘子嗣為列侯。”劉馮斷然道。
“這,要用董承就要留下董匡的性命。這殺了董匡,就不能留下董承。這即殺董匡,又留下董承,是不是太兒戲了。”劉協聞言有些瞠目結舌,失聲驚呼道。
“董承何國之重,若是遷都,東方這一片地方,就由董承,徐庶率兵鎮守。以應對曹操,袁紹的數十萬大軍。若是少了董承,怕是要難了。而不殺董匡不足以震懾天下。至於董承在長子被殺之後,還能不能信任,兒臣卻是不懷疑他。有道是忠臣知大節,董承不是陳廣那種閹人。”劉馮聞言斷然說道。
“不僅如此,還要封芳弟為襄陽王,食邑五千戶,倍加榮寵。”緊接著,劉馮又說道。
劉馮說的很明白了,他需要兩全其美。即是加封董承,又是加封皇次子劉芳為諸侯王,食邑襄陽五千戶。
不過,劉協卻還是覺得不靠譜啊。你看陳廣,嗣子死了,就跟瘋了似的。居然要謀反了,董承若是手握重兵。
“是不是先試探試探董承的心意?”劉協用商量的口氣,遲疑道。
“不用,若是試探就是明顯不信任董承,會製造裂痕。而若是父皇果決的處置了這件事情,董承知大節,自然會心領神會,不會責怪父皇。”劉馮搖頭說道。
“好,就這麼幹了。”劉協見劉馮堅決,遲疑了一陣之後,狠狠的點了點頭。
第八百五十一章 群臣歎服(1)
第八百五十一章群臣歎服
董承的事情實在是不好處理,就如同劉馮說的一樣,若是不殺董匡,不足以震懾天下。這謀廢他都不死,這不是助漲了野心家的氣焰了嗎?
而若是殺了董匡,誰能知道董承心中是不是有疙瘩,也想謀反了?
若是太平時期,一般的君王,不管是明君還是昏君,都會想到把董承給辦了,明君會軟禁,剝奪職權,再想辦法把董承在軍中的部將們一一拔下。昏君就一定會把董承全家殺了。
反正董承是一定要問罪的。但問題是現在是亂世,董承又是驃騎大將軍,為軍中騎兵第一人,他的騎兵戰鬥力是否強健,是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若是處置了董承之後,把董承在軍中一手提拔起來的□□騎兵將領也一一拔除了,這對於騎兵的戰鬥力肯定是影響巨大的,可能會輸掉戰爭。
所以,這件事情是非常棘手的。朝中群臣分成了兩派,也都在猜測天子會怎麼處置,這件事的發展會如何,會不會影響漢室以後的戰略,甚至是成敗?
整個朝廷上下,整個許都,整個天下都在關注這件事情的發展。
這一日不僅是劉馮返回了許都,朝中的司空伏完,司徒荀彧,尚書令蔣琬與廷尉田豐聚在了司空伏完的府上,商討這件事情。
司空府,大廳。雖然伏完貴為三公之一的司空,基本上是人臣的極限了,不過他也尊崇節儉,偌大的大廳內,擺設的傢俱都非常古舊,與伏完如今的身份不怎麼匹配。
大半人見了怕多半是要道一聲,寒酸。不過,此刻在場的都是朝中重臣,也都有心事,沒人在意這些。
“董將軍也是家門不幸啊,他自己為國征戰,屢立功勳,足以名垂千古,從而不朽啊。卻出了這檔子事,當真是,唉。”主位上,伏完連聲嘆氣道。
“這到底該怎麼辦,董將軍一定不能卸職,否則對漢室不利。但是董匡該不該殺?”蔣琬也愁苦啊,嘆息道。
“董匡一定要殺,若是謀反還不殺,豈能震懾宵小?”廷尉田豐聞言卻是雙目一睜,正氣凌然道。
其餘人驀然,正是因為有種種的顧慮,這才讓人難以決斷啊。
“此事不管怎麼處置,都是不妥。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最終,荀彧也跟著嘆氣,說道。
這件大事,讓朝中的重臣,智者,荀彧,田豐,蔣琬,伏完等人都為之愁苦不已,當真是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