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吉思汗陵只是一個紀念陵。
成吉思汗陵位於鄂爾多斯市東南部伊金霍洛旗的甘德爾草原上。它作為一座民族的豐碑,記載著蒙古民族輝煌、滄桑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驅車一小時就到達了成吉思汗陵園,在碧草如織的草原上遠遠就可以看到宏偉巨大的陵園。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以陵宮為核心,由“三區”、“兩道”、“八景”組成。
“三區”,即“文物保護觀光遊覽區”,以陵宮為核心,佔地10平方公里:“生態恢復保護區”,在核心區的外層,圍繞巴音昌呼格草原周圍的梁地為界,佔地20平方公里,在這個區域內真正實現“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外圍為“視覺景觀控制區”,佔地區50平方公里。
“兩道”,即從“氣壯山河”入口門景到成吉思汗陵宮的4公里長的“成吉思汗對道”和環繞巴音昌呼格草原並連線各景點的16公里“風景道”。
“八景”,即遊客活動中心、遊客教育中心、祭祀觀光瀏覽區、蒙古民俗村、神泉風景區、休閒度假中心、那達慕馬術活動中心和熱氣球俱樂部。
成吉思汗陵旅遊區,首先是宏偉、壯觀的“氣壯山河”入口門景。由高21米的成吉思汗手持蘇勒德的躍馬柱型雕像、左右分別高18米和16米的山岩石壁、底部三層27級臺階、西邊與山峰連線的丘陵式牆壁等組成。門景主體建築是成吉思汗震撼世界之偉大壯舉氣魄的縮影。
進入景區,在這片寧靜和諧、綠草如茵的大草地中間,首先耀入眼簾的是四周有鮮豔的紅色高牆圍護,三座相互連通為一體的蒙古包式穹廬金頂大殿巍然聳立,豔麗的屋頂琉璃瓦在初秋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圓頂上部有用藍色琉璃瓦砌成的雲頭花,便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顏色和圖案。
中間正殿高達二十幾米,平面呈八角形,重簷蒙古包式穹廬頂,上覆黃色琉璃瓦,房簷則為藍色琉璃瓦;東西兩殿為不等邊八角形單簷蒙古包式穹廬頂,一樣覆蓋著黃色琉璃瓦。整個陵園的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雄鷹,彰顯蒙古民族獨特的建築藝術風格。
正殿正中擺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左右,身著盔甲戰袍,腰佩寶劍,相貌英武強悍,威嚴地端坐在大殿中央。塑像背後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國”疆圖,標示著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統率大軍南進中原,西進中亞和歐洲的赫赫戰績。後殿為寢宮,安放四個黃緞罩著的靈包,包內分別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靈樞,靈包的前面擺著一個大供臺,臺上放置著香爐和長明的酥油燈。這裡還擺放著成吉思汗生前用過的馬鞍等珍貴文物。
東殿安放著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元世祖忽必烈之父)及其夫人的靈柩。自窩闊臺及其長子之後,蒙古族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孫,所以其地位極為顯赫。
西殿供奉著象徵著九員大將的九面旗幟和“蘇勒定”。蘇勒定即為大旗上的鐵矛頭,成吉思汗南征北戰中,用它指揮過千軍萬馬,傳說成吉思汗死後,其靈魂便附在其上,因此在蒙古人民的心目中,蘇勒定是十分神聖的。山丹曾經聽父親說家裡有過一隻“蘇勒定”,解放後“破四舊”時候被紅衛兵“沒收”了,至今下落不明。
在正殿的東西廊中有大型壁畫。主要描繪了成吉思汗出生、遇難、西征、東征、統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壁畫還描繪了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統一中國,定都北京,於公元1271年正式改國號為元,並追封成吉思汗為元太祖的盛況。
走在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陵園,作為一半蒙古人的後代,山丹覺得心中升起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這和小時候漢人認為蒙古人笨、野蠻、落後的境況完全不同,以至於山丹本來可以沿承的蒙古族都改為漢族。如今透過對成吉思汗的認識從而對蒙古族的歷史深入瞭解才發現:蒙古族是一個強大、智慧的民族,這一點無論放在中國還是世界都無可爭議。
一七九、童稚無邪
一七九、童稚無邪
參觀完主殿和主要場景,有著曼妙的身姿、身著美麗的民族服裝,娓娓道來的蒙古族歷史和景點介紹的導遊送大家走出來。她對元朝的歷史和蒙古族的過去現在都像是留存在嘴邊的一句話,張口就來,這讓山丹刮目相看。也可以看得出她特別熱愛這裡,熱愛她的工作和她的民族。
導遊是一名蒙古族姑娘,從她的身材和相貌上就可以看出來,她有著蒙古族特有的樣貌特徵:烏黑濃密的長髮,烏溜溜的大眼睛,高高的顴骨,多少有一點美麗的高原紅,高挺的鼻樑,厚實豐滿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