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就被生生誣陷,場面也會失控。(未完待續。)
三一七、“醫鬧”
三一七、“醫鬧”
(該作品專一作品,請勿轉載,否則起點和作者將追究盜版責任。)
整理行囊,第二天一大早,顧海平就被周政委派來的車接走送去了機場。
山丹打點好小玉送去幼兒園,閒來無事,就想著溜達出去走走吧。
走過家屬區到醫療區的大門,就看到門診大樓大門口圍了一大群人,聽到聲嘶力竭的喊罵聲、還有嚎哭聲,山丹本來對這些事情都是避之不及的,今天她卻信步走了過去。
不看則已,看到一條白布上寫著“**醫院、庸醫顧海平,還我健康!”山丹的腳下軟綿綿的,幾乎站不穩。她扶著身邊小池塘的欄杆,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就看到一箇中年男人,拿著一個擴音器在大聲“疾呼”:“大家來看看!這個庸醫是怎麼看病的?我老婆本來身體好好的,就吃了顧海平開得中藥,吃出了腎衰竭,現在每個星期要血液透析兩次,才能保住性命,你們說是不是害人吶?我一個農民工,哪有那麼多錢啊?”說得聲淚俱下。
旁邊一箇中年婦女哭得死去活來,嚎哭聲驚天動地。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守在一個坐輪椅的女子身旁。輪椅上的女子臉色蠟黃,看上去形同蠟人,毫無生氣。
山丹心想:看來還真是被顧海平猜到了——栽贓陷害。
怕就怕顧海平真的接診過這個病人,這就是個由頭,再有人策劃、挑撥,顛倒是非的事情不是沒有可能發生。
醫院不出醫療事故那是不可能的,按照醫院一向的做法,都會選擇息事寧人,涉事的醫生當然會受到內部處分,醫院承擔病人的醫療費用,再進行適當的賠償。醫院絕不會把事情宣揚出去,這會影響醫院的聲譽。
山丹站在不遠處,他們剛來這個醫院幾個月,還沒有多少人認識她,她站著沒有動,她想看看事態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就見中醫科一位外聘的醫生出現了,跟病人做了簡單的交流。擴音器停下來,中年男人快步跟著醫生走進門診大樓。但很快兩個人就折返了出來。
山丹想:這兩個人一定是去門診找顧海平去了。
見醫生拿起擴音器,聲音傳過來“大家不要圍觀了,散了吧,這是我們科出的醫療事故,是顧海平醫生接診的病人,出了事當然會有主管醫生和科室來進行處理,大家散了吧,啊!”
這一通發言,山丹看到人群激越,“叫主管醫生出來,躲起來算什麼事?縮頭烏龜啊?他不出來,我們去找他!”
看似不相關的看熱鬧的人,估計是有人策劃、組織來的人,山丹暗暗想。
“大家不要進去了,我跟病人家屬剛剛就是想找顧醫生來跟大家解釋一下的,可是顧醫生今天好像沒來上班。你們進去也找不到他,大家稍安勿躁啊,我們主任已經上班了,我會報告主任,讓他來給大家解釋,好吧?”醫生看似在安撫群眾,其實是在煽風點火。
就見老主任踱著一貫的方步出現了。
醫生表現地誠惶誠恐,低頭哈腰把老主任迎接到人群中,只見中年男人麻利地把擴音器遞給老主任,山丹離得遠,看不清兩個人的面部表情,但這樣“順利”的結交,看得出兩個人的默契。
老主任清清嗓子,裝出一副義正言辭、正義凜然的樣子:“大夥兒往後一點,不要圍在大門口,好不好?”
這句話落音,人群沒有後退,反倒前進了幾步,門診大門幾乎被看上去有百來號人圍堵起來,不能透過。
因為還沒有到上班時間,醫療人員和病人都還沒有來很多,稀稀拉拉幾個人。
山丹抬眼四顧,看到門診二樓,探頭下望的政治處蒙處長,他似乎在看一齣戲,不動聲色。
山丹想:聽說周政委和政治處的蒙處長都是北方人,據說性格相似、關係不錯,他來是什麼意思?他在二樓出現,說明是在這夥人還沒來時候他就進入了門診大樓。難道他早有預料?這麼早就“潛伏”在二樓?
山丹也不動聲色,靜觀其變。
又聽到老主任擴音器裡傳出來的聲音:“大夥兒不要這樣,這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我們醫院是會負責任的,我作為科室主任,給大家保證:我們一定會秉公處理這起醫療事故的。大家理解一下啊,醫生出醫療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不是還有我們這麼大個醫院嗎?我們會妥善處理的,好嗎?”
擴音器被“激憤”的人群奪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