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後面到來的人已經開始不滿,這是學術會議,還搞那麼大排場。在周軒看來,有艾米一人也沒有問題,便同意了,大踏步進入會場。
空間並不大,三列十二排木桌,座椅是與食堂通用的塑膠橙紅色,四個螺絲釘固定在木板上。牆角還有一張畫有五線譜高低音的長條黑板,或許是原來的琴房改造也未可知。
“這條件可真艱苦!”艾米嘲諷一句。
“呵呵,對於青少年其實是無所謂的。”周軒不以為然,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中間列第一排,每排又有九個位置,寫有自己名字的在中間位置偏左,“比語言大會強多了,我還以為在後面。”
艾米則在後面沒有標明名字的位置找地方坐下,可以看到周軒和進出口以及全景。
已經來了二十多位專家,也都客氣打招呼,但要想坐到自己位置上,少不得旁邊人起身,等他進去再坐下,很不方便。
“倒是生的好相貌,可惜啊,沒走正路。”後面有人嘀咕,還帶有恨鐵不成鋼的慈悲之感,周軒也沒搭茬,一會兒少不得有他說的。
李道亨在左一列靠走道位置,但每來一人都要起身讓座,搞得很不耐煩。
會前三分鐘是來人較為密集的時間段,一則是有的人時間觀念很強,從酒店或者外地趕來,都要計算。另外一種則是早早到了,卻在會場外與人聊天,到點再進入。
李道亨不停起身讓座坐下再讓座,嘟囔設計不科學,也沒人搭理他。
九點整,來人基本到齊,除去隨行人員,實際參會人數也達到了二百人,規模不小。周軒側頭看了李道亨一眼,只見他低頭不語,面色有些凝重。
大會正式開始,由古研醫學協會的會長柏寒主持。柏寒也就是五十出頭,一身筆挺的中山裝,也曾是位少年天才,更是在大學期間就出了幾本著作,對古文化研究有著濃厚的興趣。
柏寒做了簡短的開場白,掌聲過後便直接進入主題,“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各界學術研究精英,還有十五位從國外趕來的古文化以及醫學專家,為的就是針對《灸刺經》一書展開研討。周軒先生,賢士集團董事局主席,航海英雄,精通國學、書法、圍棋、語言等等,也都有不俗的造詣。餘虛長年歲,對此深感驕傲,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
語氣誠懇,說的大家也頻頻點頭,對於周軒的成績,他們並不是一味打擊排斥,所以,接下來說的話才是重點,柏寒又說道:“可是,有些不負責任的醫生,還有當今浮躁的名利所求,居然導致《灸刺經》這種不倫不類的書籍出現,實在是笑談!縱有三級甲等醫院科主任職務,當今全才之名,但也不能信口開河,褻瀆古人。”
說的就是李道亨和周軒,就差沒直接點名批評了。各路專家紛紛登臺,就此書進行了評論,幾乎沒什麼讚譽,貶低聲一片。
李道亨聽得直搖頭,周軒心頭也異常沉重,這次主題非常明確,就是讓兩個人做出解釋,想用東拉西扯轉移注意力,幾乎不可能。
一上午都是這種腔調,中午周軒和李道亨沒有留下用餐,而是回到酒店商量對策,會議一共兩天,明天全天安排都是自由討論和閉幕式,看來下午就輪到他們二人發言。
“李醫生,我還不清楚主辦方是怎麼安排的,您是這方面的專家,還請先發言。”周軒說道。
“好,我也做了不少準備。”李道亨沒有推辭,明白周軒是想爭取更多的總結機會。就在所在酒店用了自助餐,兩人又討論到開會前半小時,這才乘車再次來到文化宮。
柏寒說道:“下午呢,著重請李主任和周董做出詳盡的解釋,還有拿出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來。我想說明一點,上午的言辭雖然激烈下,但各位專家都沒有抨擊之意,也是為了兩位好,不要誤解這份苦心。在發言同時,大家也可以踴躍提問,畢竟,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
說完,柏寒衝臺下抬手,方向是中間列,不過李道亨卻站起來,說道:“我先來說幾句吧。”
“請!”
李道亨來到發言臺,並沒有準備發言稿,誠懇道:“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本人有三十多年的從醫經驗,也曾放棄過國內升職的機會,去國外進修一年,因為所學東西太多,夜以繼日都不夠,只得又自費延期一年。那個時候,國內以為我不想回來了,這種情況下,也不會再發工資,那個年代工資水平較低,一年的自費進修,幾乎耗盡了我所有積蓄。有人罵我叛國,有人罵我利慾薰心,全家靠著妻子收入維持生活,連親朋好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