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小說:龍在鄉野 作者:津夏

,他們的身體也健壯了。

不知打什麼時候起,黃河不知道又在那搭開了口子,果樹溝外又有了水。

人類就好個逐水而居。不知從啥時起,塬外邊又有了人住,並且漸漸越聚越多,成了氣候,建了政府。人們無意中,發現了果樹溝,並發現了侯呂人家。那時,塬外邊已經建了縣。縣官是個讀書人的底子,聽到報告後,也想到了《桃花源記》,於是他不畏艱難,親自來到果樹溝,視察了這裡。

果不其然。果樹溝裡的人,雖然衣衫簡破,可是卻知書達理,一派古風。縣官甚是喜歡。

視察過後,縣官對族裡的長者說:〃天下莫不王土,天下莫不王臣。你們也是朝庭的子民,你們應該朝貢。〃

果樹溝的人是有文化的人,這個道理,侯呂兩家人都懂,便堅決表示那是應該。

那縣官一聽,這裡的子民如此懂理,大為歡喜,於是就封了給了個最基層的小官。縣官挺有心眼,兩姓人家他就給了一個官銜,讓兩家人輪流當職。同時,讓他們每年把果樹溝的蘋果用來進貢。

縣官原以為,果樹溝的人會講一講條件,可沒曾想,果樹溝的人一口答應了。於是,縣官為果樹溝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忠君莊。

()免費TXT小說下載

縣官不知道,沒有政府管理,果樹溝的人,一直恓惶著呢。現在好了,終於有人管了。果樹溝的人,從此把心放回到肚子裡去了。

縣官又給這裡起名叫忠君莊,果樹溝的人聽了,是更加歡喜,他們是知書達理的人,很愛這個名字。

縣官是識貨人,他咬第一口果樹溝人招待他的蘋果,他就知道這是好東西。於是,他讓大肚地只讓果樹溝人用蘋果進貢,而沒再提出要別的。縣官的選擇果然是對的,沒兩年,他就因為進獻果樹溝的世上絕無僅有的蘋果有功,升遷了。

自打那以後,果樹溝進貢蘋果,就成了規矩。當然,歷任官員也對果樹溝也都是善良的,他們拿走了果樹溝幾乎所有的蘋果,卻也送來了足夠的糧食和布匹等生活必須品。對此,果樹溝人便無任何怨言。

外邊的世界在不停地變化著,可果樹溝卻依然故我;外邊世界無論怎麼樣變化,但對果樹溝的蘋果沒變。當然,塬外歷任官員也都知道果樹溝的蘋果的重要作用,因為歷朝歷代,黃土高朝一代的官員中,就是這裡的官員升遷得最快,而生遷最快的原因,就是這一溝的蘋果。所以,不管時局多亂,本地的官員也要保證果樹溝不被打擾,那怕是動用武力。

當然,果樹溝的地界好,偏僻不易進,所以,就是最猖狂的日本人,也沒能進入過果樹溝。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對果樹溝人更好了,地方和各級領導都非常關心果樹溝,不管有多難,也要保證果樹溝的供應。因為,果樹溝的蘋果,不僅能供給中央首長,還能為國家換取外匯。就像是領導在大會上說的:〃果樹溝的蘋果,是榮譽地蘋果,是光榮的蘋果。它不僅是我們地區的驕傲,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這話,是德臣爺前幾年的時候,被選為勞模時,參加地區勞模會時,親耳聽到的。

也正是這個原因,果樹溝的人,雖然也耳聞這兩年塬外鬧最災,可因為自己的供應一點沒少,所以他們才不相信現在還能有餓死人的事情發生。

果樹溝的人都有文化,他們會對比,現在的新社會,真是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好。特別是侯七每次回來,大家從他嘴裡聽到了,都不如他們。特別是,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外邊人,嫁到了果樹溝,其中還有不少像杜快嘴這樣的倒插門的。他們都是因為這裡比外邊好,才到這裡來的。

當然,也正是因為果樹溝的蘋果越來越出名,雖然在官面上,仍稱這裡是忠君莊,可人們口裡卻愛把這裡叫果樹溝。

果樹溝人也不全是快樂的,沒有一點煩惱的,他們也有自己的煩惱。隨著日子越來越好,可忠君莊的女人越來越不愛生養,娃娃是越來越少,簡直快成了稀罕物了。娃娃太少,村裡的學堂也快辦不下去了。

這是咋回事兒呢?是這裡的地氣不行啦?

在一般人看來,無後,無外有兩條,一是德性不夠老天爺懲罰讓人斷子絕孫,再一個就是地氣不夠。果樹溝的人決不懷疑自己的德性,因為他們現在幾乎把所有蘋果全部獻給國家,要不是偶爾能吃一下不熟的落地果,他們都忘了蘋果是啥味道了。所以,他們絕對不認為自己積的德不夠,所以他們只能懷疑地氣。

說是地氣不夠,也有道理。嫁到果樹溝的女人們,幾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