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不到。
再說,天下真的需要拯救嗎?漢民族起碼還有兩千年耀武揚威稱霸東方的歲月,中間只是被一些少數民族給融合了一下罷了。
杜營也不是真的絕情冷血到沒人性,中華文明的輝煌和人民的苦難是分不開的,輝煌的長城腳下埋葬著無數的萬杞梁,屍體排開了說不定也可以繞地球兩圈。
救萬民於水火倒是有可能,但是這不是杜營一廂情願就能辦的了的事,殺掉多少作威作福的諸侯也不可能使得百姓得到真正的好處,只會讓國家崩裂,戰亂更加頻繁的發生。
“楊朱我問你,若有一去處,無悲無喜,百事不知,無時空變換,無高低貴賤之分,眾人不知彼此,無分內外,世人可願同去?”杜營只能繼續發問。
楊朱沉默了,以他的才學,杜營所說的地方他怎麼會猜不出來,只是萬萬不肯承認罷了。
“先生所言,可是死境?”楊朱終於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正是死境,生前種種順逆,死後皆歸於無,萬民何不爭相赴死?而要在此濁世紅塵中浮沉?”杜營又開釋道。
楊朱無言了,哪怕生存的再困苦,萬民也沒有多少願意欣然赴死的,或者說,願意赴死的已經死了,活下來的這些百姓都是怕死的。
“那麼請問先生,萬民為何不願赴死?”楊朱搜腸刮肚也找不出答案,只好求教於杜營。
“只為一點不甘心。”杜營跟老聃相處久了,現在語氣裡也帶了點高人範,平平淡淡的,卻讓人無法忽視。
楊朱霎時間腦袋彷彿被人用大鑿子撬開一般,立刻通透了起來,心中鬱悶難舒之處頓時平展開來,再無糾結。
可不是嗎,所有百姓之所以在世上忍受種種屈辱不公,只是為了一個以後出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