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指與小指收回;日本女子則是用拇指和食指捏棋,其餘三指翅起蘭花指。單就這一點來看,日本女子下棋的動作顯得十分稚拙,不如阿斯塔那仕女的動作專業。
仔細數一數,阿斯塔那棋盤是一個十七道的棋盤,而唐朝時已經廣泛使用十九道的棋盤。這大概有兩種原因:一是此地地處西域,在圍棋形制的演進上可能要落後於中原地區;二是十七道的圍棋行棋的難度自然比十九道要小,可能更適合女子。
而且,有了棋盤和棋子也不一定就是在下圍棋,興許坐在棋盤前的仕女們正在下的並不是什麼圍棋,只是簡單的“五子棋”,這樣一來,棋盤是十七道還是十九道也就關係不大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當時圍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形制。
據《新唐書》所載,唐朝時高麗、新羅等國已經流行圍棋,唐玄宗知道新羅人喜好圍棋,還特別詔令棋藝高超的參軍楊季鷹加入到遣往新羅的使團中,後來,楊季鷹為新羅培養出不少行棋的高手。
大概就是在這一時期,圍棋也傳入了日本。
在日本奈良的正倉院,收藏著一副木畫紫檀棋盤,是公元八世紀大唐送給日本聖武天皇的。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神傳鬼助下圍棋(5)
棋盤有一個漂亮的挖空箱形底座,四壁上有精美的紋飾和鳥獸圖,棋盤兩端各有一個暗屜,用來存放棋盒。
棋盤的盤面上,從星位開始,每隔兩個棋道就標出一個花點,加上天元,整個棋盤上一共標有十七個花點。
筆者未看到棋盤的實物,從手頭的資料上也看不出盤面上的棋道是畫的還是刀刻的,看不出底座上的紋飾是鏍鈿鑲嵌的還是用筆描繪的。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個製作精美的唐代棋盤,十分珍貴。
最早將圍棋介紹到日本的是吉備真備,他是八世紀時隨遣唐使來到中國的日本留學生。
日本的《江談抄·吉備入唐軼事》中有一則吉備真備與唐人下圍棋的故事,講的是絕頂聰明的吉備入唐之後,唐人要為難他一下,派出圍棋高手與他下圍棋。
最妙的是,故事裡的吉備身邊還有一個鬼魂相助,下棋之前鬼魂還莫名其妙地拿出一副止瀉藥,先讓吉備喝下去。
因為吉備棋藝稍遜,便執白先行。行棋中間,那個鬼魂在一旁不停地指點吉備,人鬼協力,無奈吉備真備實力不濟,棋到尾盤時粗略點算一下,局面上只能算是下了個平手。
吉備求勝心切,情急之下偷偷抓起棋盤上的一粒黑棋子,塞進嘴裡嚥了下去。最後點算起來,吉備竟然終局戰勝。
一個圍棋高手把一盤棋下完時,對盤面早已經瞭然在胸。輸棋的唐人自然發現了蹊蹺之處,覺得少了一枚黑子。故事裡的這位唐人居然還是一個《易經》高手,暗中卜算一下,發現吉備的肚子裡有一粒黑棋子。
唐人認為吉備贏得不地道,不依不饒,非逼著吉備喝下瀉藥,讓他把吞進肚子裡的棋子排洩出來。
吉備無奈,只好硬著頭皮把瀉藥喝了下去,他清楚地知道,要不了多久那粒棋子就會瀉出來,自己免不了要受一番羞辱。
緊要時刻,鬼魂先前讓吉備服下的止瀉藥派上了用場。瀉藥喝下去之後,吉備全無反應,藏在肚子裡的那粒黑棋子硬是沒有出來。
當然這是一個荒誕的故事。
聰明的吉備靠著鬼魂的幫助,又使出作弊的手段方才贏下一盤棋,可見二者之間的棋藝有著很大的差距。
圍棋是一種比賽算計的玩意兒,與它相關的故事與傳說,自然也充滿了算計,古來便是如此。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呼盧喝雉話樗蒲(1)
1
說起唐朝時的樗蒲,就不能不提到張易之。
張易之性情風流灑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人也長得挺拔白皙,和弟弟張昌宗先後成為武則天的男寵。
平日裡張氏兄弟敷粉穿錦,精心打扮,以討武則天的歡心。每當宮廷裡舉行宴樂的時候,兄弟二人就和武承嗣、武三思等人侍奉在武則天左右,陪她遊戲開心。每每這種場合上,最少不了的一種玩意兒就是樗蒲。
不必細推也能知道,這幾個人玩樗蒲時所下的賭注一定小不了,而且玩這種賭博之戲,張易之兄弟必定常是輸家。
輸了也無關緊要,無論他們輸多少,照例可以坦然自若地玩下去,因為他們有一個好東家武則天。史書上載,由於二人很能討武則天的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