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3 / 4)

小說:兵甲三國 作者:誰與爭瘋

陛下何必驚惶?陛下守得兩三年,他公孫白傾巢而出,能耗得兩三年嗎?一旦其久困於襄陽,則江東孫策恐荊州一失,公孫白轉而攻打江東,必將拼死自揚州起兵,攻打中原之地,如此公孫白兩頭不能兼顧,則襄陽城之圍自解也!”

諸葛亮說得沒錯,劉表自十七年前單騎入荊州以來,荊襄之地雖然與江東孫氏摩擦不斷,但是戰爭對其生產秩序破壞甚微。十七年來在劉表的治理之下,荊襄之地也成富庶之地,庫內糧草和箭鏃堆積如山,的確守個幾年都不成問題。

正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原本病懨懨的劉表,似乎也來了精神,當即高聲笑道:“臥龍先生,果然名不虛傳!”

劉表說完,當即下旨,令劉備、關羽率軍堅守東門,諸葛亮、張飛率軍堅守,蔡瑁、蒯良堅守北門,魏延、蒯越,堅守南門,四門守將分配完畢之後,便傳令退朝。(未完待續。。)

第557章 深宮秘聞

廂房之內,氣氛極其沉悶。

劉備端坐正中,諸葛亮、關羽、張飛和孫幹四人分居左右。除諸葛亮外,眾人皆滿臉陰沉之色,倒是諸葛亮一直輕搖著羽扇,神情悠然。

許久,劉備打破了沉寂,澀聲問道:“襄陽真能守兩三年?”

諸葛亮無奈的苦笑道:“兩三年之數,是按照城內物資儲備量來計算的,不過安慰陛下而已。如今襄陽城內人心不齊,燕賊的攻城器械之精良,天下無雙,又兵多將廣,謀士如雲,襄陽城能守住三月便算是奇蹟了。除非……”

劉備急聲問道:“除非什麼?”

諸葛亮道:“除非主公當機立斷,趁蔡氏不備,連夜起兵,斬殺蔡氏一族,圍困皇宮,掌控整個襄陽的兵權,將襄陽四門的防務盡歸於主公統籌,則亮有把握至少堅守半年以上;如此則可修書於孫策,曉以利害,勸其自揚州起兵進攻中原之地;又令陳到在漢中郡內廣招兵馬,突襲南陽郡,威脅許都,則燕賊三面受敵,或許可解襄陽之圍。”

劉備連連搖頭道:“不可,不可,燕賊之弊,在於篡漢而失之大義,我若行此威逼之事,則亦失之公義,就算掌控荊州,又何以與燕賊對敵?”

諸葛亮似乎早已知道劉備有此一說,淡淡的笑了笑道:“主公仁義,下官佩服,除此一計之外,尚有一計,能解主公之圍。”

劉備眼中一亮,急忙道:“速速道來!”

諸葛亮悠然道:“燕賊圍三闕一,主公可連夜率兵自南門撤出,奔往江夏。主公一撤,則襄陽自破。陛下原本已是風中之燭,襄陽被破之時,便是陛下驚嚇而駕崩之時,則主公便可在江夏擁立大皇子繼位。夏口黃祖、長沙磐公子,皆擁立大皇子之人,如此則可掌控大半個荊州之地。主公之嫡系兵馬,加上大皇子在江夏以及黃祖在夏口的兵馬,還有磐公子在長沙(劉磐)的兵馬,亦可得六七萬人。再聯合江東孫策,將不下二十萬兵馬,共抗燕賊於長江天塹。燕賊兵馬不過三十萬,且其水軍不過新建,對付蔡瑁無能之輩勉強湊合,但是若在長江之上與黃祖和江東水軍爭雄,必然大敗。燕賊一敗,主公與孫策聯軍乘勝追襲,則其必元氣大傷,如此南漢、東漢、北燕三國分立,鼎足之勢成矣!”

一席話說得劉備深深的陷入了沉思,許久才無奈的說道:“未戰先逃,終非君子所為,此計終究不妥……”

這一次,諸葛亮急了:“主公出城之時,便是襄陽被破之時,屆時陛下駕崩,蔡氏一族已獻城投降於燕賊,其言已不可信。如此誰敢斷言主公到底是戰敗撤逃,還是主動撤兵?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也!”

劉備滿臉彷徨之色,終究未能下得決定,只是道“你等先退下吧,容我好生想想”。

諸葛亮無奈,只得與眾人怏怏而退。

諸葛亮乘著四輪小車,在一干侍衛的簇擁之下,離開了劉備臨時府邸好遠,仍舊不甘的回頭狠狠的嘆了一口氣。

*******

襄陽城西,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內,一個不起眼的小客棧。

太陽斜斜的照在客棧的院落裡,院落裡一片靜寂,只有兩個夥計在餵馬,樓上的廂房裡不時的傳來一陣笑罵聲。

這時,一個瘦長的漢子,帶著破斗笠,竄進了客棧的大門,走進大堂朝正在櫃檯後面算賬的掌櫃點了點頭,便急匆匆的奔到了樓上,推開一間房門。

房內三人圍著案几正在甩骰子,各自面前堆著或多或少的銅錢。靠牆的一張臥榻上,一人用被子矇住頭,正在唿唿大睡。

“頭兒,好訊息!”瘦長漢子一推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