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小黃門急匆匆的奔了過來,急聲道:“啟稟陛下,曹司空求見!”
剎那間,劉協的神色恢復了鎮定,然而神色之中卻隱然多了幾分霸氣,朗聲道:“傳!”
********************
公元197年秋,公孫白率大軍一路疾攻,殺入鄴城,逼死袁紹,至此公孫白與袁紹之間的戰爭終於告一段落。
雖然袁譚仍掌控著幷州,袁尚手中的青州,可是公孫白及眾將早已將此兩人當做冢中枯骨而已。
然而他現在要做的不是乘勝攻襲幷州,而是安定冀州。
冀州原本為膏腴之地,尤其是經過當年皇甫嵩的治理之後,更是官府錢糧充足,百姓安居樂業,然而經過這幾年袁紹的折騰,使得百姓過上繁重不堪的賦稅不說,更是抓走了大量的精壯勞動力去征戰,使得生產力受到巨大的破壞,儼然達到當年黃巾之亂的時候的悽慘。
尤其是最近半年,袁紹徵集了二十多萬大軍,冀州僅存的精壯幾乎抽走了一半,使得大量的田地荒蕪,民不聊生,這還得多虧公孫白的部曲沒有像其他軍閥一樣一旦佔領城池就燒殺擄搶,否則破壞更甚,就算是這樣,若非公孫白遣散了大量的河北軍迴歸原籍,恐怕那地裡的麥子都不一定能及時收割完。
不過,對於公孫白來說,冀州畢竟底子厚,而且對於他來說,糧草也不是問題,佔領渤海郡之後,從遼東到冀州的距離拉近了一半多,糧草從渤海灣只要數日便能到達冀州,倒不至於餓死人。
真正的挑戰是要平定冀州的人心,畢竟袁氏入主了冀州六七年之久,很多世家大族對於袁氏還是很認可的。
不過公孫白對袁紹的厚葬,贏得了沮授、田豐、審配等人的好感,雖然沒有對公孫白納頭就拜,但是卻在協助治理和安撫冀州百姓,使得公孫白在冀州的根基一下穩了很多,而公孫白也投桃報李,傳書請劉虞稟報朝廷,任命沮授為冀州刺史,田豐為別駕從事,審配為簿曹從事。
就在相應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時,一紙聖旨自許都傳來,傳旨欽差赫然就是衛將軍董承!
ps:最近實在忙得飛了起來,更新無力,還請見諒。最主要的原因是麾下兩員大將派赴他地出長差,而且四月又是多事之秋,本侯公務實在繁忙,待得過了五一,兩路大將回歸,自然會多更。(未完待續。)
第229章 美人計
公孫白在鄴城的臨時府邸中親切的接待了來自許都的欽差董承。
董承來時是衛將軍,位同上卿,對於公孫白來說是高高在上,然後等到那聖旨一讀完,便成了公孫白的下屬。
代侯、安北將軍、平州牧公孫白,少年有為,平叛有功,封為薊侯(比代侯之爵增邑五千戶),拜為驃騎將軍。
原本曹操是請奏拜公孫白為車騎將軍,接替袁紹之職,想不到這小皇帝卻比他想的更遠,直接將公孫白晉升為驃騎將軍。
驃騎將軍,僅次於大將軍,位同三公,這個顯赫的職位居然加之於二十一歲的公孫白身上,幾乎比肩昔日的大漢冠軍侯霍去病,看來這小皇帝劉協一心要將公孫白打造成當世的霍去病,以遂自己中興大漢的願望,甚至欲要功績能與漢武帝比肩。
公孫白對於驃騎將軍這個封號並不感冒,以後大家少不得要叫他一聲“公孫驃騎”,一不小心就能聽成“公孫piaoji”,不過對於劉協給他如此顯赫的封賜還是十分驚異的。
臥槽,驃騎將軍,那是相當於軍委副主席一般的存在啊,這也太客氣了吧,真是當副國級幹部是大白菜啊。
董承傳完旨,隨公孫白進入大廳之後,立即換上一副謙卑的神色,對公孫白彎腰一拜道:“恭喜薊侯,薊侯年方弱冠,便已位同三公,如此榮耀,直追昔年的冠軍侯,足見陛下之恩寵。還望勿負陛下厚望。”
公孫白聽到以侯位相稱,而不是叫他“公孫驃騎”。心中好感大增,微微一笑道:“董國丈請放心。公孫白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鬼,一身大漢骨,流的大漢血,陛下叫我打哪我就打哪,陛下叫我打誰我就打誰,哪怕是……(臉上露出神秘的神色)打國丈你,也絕不皺一下眉頭,嘿嘿!”
董承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道:“人道薊侯心直口快,光明磊落,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更有人道,薊侯對太傅忠心耿耿,敬畏有加,更是足見對漢室之忠心,若天下之人皆如薊侯,何愁天下不平?”
公孫白笑笑道:“國丈過獎了。”
董承的臉色卻突然一肅。朝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