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南面的易水方向,七萬河北軍分成三門列陣,防止城內的幽州軍逃脫,故此每門都有兩萬多人,只有東門人多一點,達到三萬人馬。
雖說三門兵馬互相呼應,一旦其中一門告急,另外兩門便會增援,可是袁紹卻沒想不到,前來救援的兵馬會比他的還多。
近七萬黑山軍,加上近三萬遼東軍,合計近十萬人馬,哪怕黑山軍的戰鬥力極低,在氣勢上就已經震懾了河北軍兵馬。
更何況,來襲的敵軍中,八千墨雲騎和兩萬多太平軍,憑藉著騎兵的衝擊力和裝備優勢,已足以與河北軍殺個勢均力敵。
黑山軍自左殺入,太平軍自右殺入,墨雲騎從中間突襲,三路大軍齊齊殺入敵軍後軍大營,瞬間將來不及集結的河北軍殺得亂成一團,節節敗退。
左邊大營的轅門口,張燕一馬當先,大喝一聲,迎著那轅門奮力一刀,那轅門便被他劈得四分五裂,散落在地。
張燕縱馬越過地上的斷木,惡狠狠的舞起長刀衝入了敵陣之中,半個月前的那場突如其來的夜襲,不但令他損兵折將,差點還讓他喪命,叫他如何不恨,身後的黑山軍更是憋著一股勁,跟著張燕的背後高聲叫囂著報仇。
所謂蟻多咬死象,七萬多黑山軍如同潮水一般奔近敵營柵欄,提刀砍倒了拒鹿角和柵欄,蜂擁而入,瞬間淹沒了河北軍東門左營。
右邊的太平軍更是氣勢如虹,長期以來,每逢大戰都是白馬義從和墨雲騎先出風頭,然後太平軍在背後收拾殘局,這次難得他們率先出動攻營,哪裡肯放棄這個搶戰功的機會,兩萬餘步馬軍早已搶在黑山軍之前,突入了河北軍東門右營,一邊砍殺敵軍,一邊趁機點火燒營製造混亂,只殺得敵軍鬼哭狼嚎,抱頭鼠竄。
而中間的墨雲騎,在太史慈和管亥的率領之下,如同黑色的颶風一般,席捲了河北軍中軍大營,正遇上顏良率著近萬河北騎兵前來阻擊。
由於在之前與公孫瓚的戰鬥中,屢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