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部分(3 / 4)

小說:兵甲三國 作者:誰與爭瘋

雙喜臨門,而是三喜臨門,本官又添一喜,還請諸位隨我一同出府。”

……

國公府門口,兩名身著鐵甲的高大將領,牽馬而立,臉上露出不安的神情。

兩人正是護送貂蟬和呂綺玲到鄴城的張遼和高順。身為敗軍之將,聲名亦不顯,而公孫白麾下卻有趙雲、太史慈、顏良、文丑、張郃和高覽這樣的名將,如今主動千里來投,兩人不知公孫白是否會看重自己,心中未免忐忑不安。

漆紅的國公府大門轟然大開,緊接著二門、儀門也全部敞開了,驚得門口的侍衛目瞪口呆,在眾侍衛的印象之中,鄴城的國公府三門大開,只有當朝太傅劉虞和公孫白的老丈人張燕來訪的時候才出現過,這兩人到底是什麼來頭?

別說門口的侍衛,就是張遼和高順兩人也是瞠目結舌的望著大門口。

大門之內,湧出了無數的人群,個個氣宇不凡,絕非普通家奴,眾人如同眾星拱月一般簇擁著一個二十五六歲的青年,只見此人身著正式場合才穿的大紅官袍,面貌俊美,丰神如玉,那絕代的風華使得兩人一眼便知道到來的便是橫掃北地、威震天下的魏公。

雖然是恰逢其會,但是張遼和高順很顯然是被這陣勢嚇倒了,茫然不知所措的望著門口。

公孫白哈哈大笑,疾步向前,緊緊的抓著張遼和高順兩人的雙手,激動的說道:“兩位將軍一路辛苦,本官有失遠迎啊。”

兩人滿臉受寵若驚的神色,心中原本忐忑不安的情緒早已一掃而空,急忙一揖到底道:“魏公要折殺末將了,末將孤窮來投,還請魏公收留!”

公孫白忙將兩人扶起,大笑道:“久聞兩位將軍大名,今日一見果然英雄,走,隨我入府把酒言歡,慢慢敘說。”

……

為示敬重,公孫白特意在自己的下首添了一張案几給兩人坐定,一陣寒暄之後,公孫白又將一干官員和將領引見給兩人。

雖然公孫白已然得到呂布戰敗身死的訊息,但是真正從張遼和高順口中傳出來的時候,公孫白和眾將還是一陣動容。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位素有“三姓家奴”之稱的無敵戰神在公孫白的印象中非常惜命和沒有節操,想不到卻因為自己的穿越而帶來的變化,死得這麼慘烈和體面。

呂布一人一馬,單戟戰三千虎豹騎,硬生生的斬殺了一百三十多名虎豹騎,傷五十人,其中斬殺百人將以上的將領三十名,最後全身披彩,鮮血流光而死。

敵將夏侯惇,在對戰之中險些被呂布所傷,但在呂布慘烈戰死之後,卻下令收起呂布的屍體,將其厚葬於下密縣,以示尊重。

“呂布死了……”

公孫白心頭感慨萬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多少英雄。

袁紹、袁術、公孫度、公孫瓚、呂布,那些曾經青史留名、叱吒風雲的名字一個個離他遠去。

亂世出英雄,英雄原本就是因殺戮而起,也將因殺戮而去。千萬百姓鮮血鑄就的英雄,越少越好。(未完待續。)

第344章 亂世中短暫的安定

時間進入201年五月,黃河以北,平原上、山地裡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一片,除了栽種在良田裡的麥苗,更多的是綠色則是土豆苗。

經過一年三季的栽種和推廣,老百姓更喜歡種植土豆,原本作為主糧的小麥反而淪落為次要農作物。

沒辦法,土豆對於這個時代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賜的救命之物。土豆生長期短,一年能種三季,對土地的要求也不高,平地能種,山上也能種,更重要的是產量高,一畝地能產六七百斤土豆,而小麥則只不過百餘斤。若是遇到大旱,小麥的產量則更少甚至顆粒無收,而土豆抗旱性遠遠強於小麥。算起來即便是風調雨順之年,種小麥一畝地一年的收成才百把斤,而種土豆一年能產兩千斤,簡直就是天差地遠。

按照公孫白的說法,現在的百姓生活富裕了,很多百姓都一天吃三頓了,早上吃土豆,中午吃馬鈴薯,晚上吃洋芋。不過這只是公孫白的說法,因為百姓們只叫土豆為“公孫豆”,以示對魏公的愛戴和尊敬。

只有那些稍稍有點家底的百姓,才會種植小麥用來搭配和調整食物結構,而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都是吃幾天土豆才偶爾吃一頓麵食來改變食物的單一性。當然也只是改變食物的單一性而已,因為這時的麵食也沒什麼好吃的,平常百姓吃麵食吃的也無非是粗製的麵餅,口感遠遠不如土豆。

由於百姓大都不種小麥,而公孫白卻沒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