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3 / 4)

小說:瀚海雄風 作者:蝴蝶的出走

好事!”

各家寨主只知道史彌遠是南宋的宰相,對他的底細卻並不清楚,因此大家都道:“難得朝廷的使者到來,唯們的綠林大會正好請史大人宣示朝廷的意旨。”不過也有幾個人在鬨鬧之中,竊竊私議了:“不知他的身份是真是假?”

那位“史大人”取出一卷文書,說道:“這是小官奉委的文書,請各位過目。”上面蓋有“樞密府”的關防(樞密府是南宋最高的軍事機構,當時由宰相兼任正樞密使),有幾位寨主到過江南,見過樞密府的佈告,認得關防不假。於是大家均無異議,便請這位“史大人”列席這次的綠林大會。從文書中,大家也才知道了這位“史大人”名叫史公望。

這麼一來,登時成了喧賓奪主的形勢,屠鳳反而被冷落一旁了。

屠龍得意洋洋地高聲說道:“請史大人宣示朝廷意旨。”

史公望緩緩說道:“朝廷的意旨是聯蒙古以滅金,只待蒙古的大軍一入中原,朝廷便即出兵渡江,與蒙古南北夾攻金虜!”

各家寨主之中,也並非沒有見識的人,董開山首先站了起來,說道:“蒙古乃是虎狼之國,與蒙古聯盟,是否便可以還我河山,此事只怕、只怕會有後患!”

史公望道:“諸位不必過慮,朝廷當然是深思熟慮,方才決定與蒙古聯盟的。我可以告訴各位一個秘密,成吉思汗的使者曾到過臨安,與家叔訂商了密約。約定滅金之後,宋國破金所侵的疆土盡皆歸還,蒙古只要金國原有的屬土以及西夏。另外,蒙古的軍晌則由宋國負擔。

“如此訂約,看來雖然是蒙古稍佔便宜,但我們大宋也並不吃虧,甚至還可以說是我們大大佔了便宜。

“各位須當知道,朝廷‘南渡’之後,何以一百餘年,空有復國之心,終於難成事實?那都是因為敵強我弱的緣故!只憑宋國之力,自保尚嫌不足,驅敵更談不到。如今天賜良機,蒙古崛起,兵力之強,天下無匹。蒙古願意與宋聯盟,條件又並不苛刻。各位想想,這還不是於載難逢的機會嗎?”

“因此朝廷的意旨:希望河北的義軍切勿與蒙古為敵,破壞蒙宋的聯盟,蒙古大軍所到之處,各位還當盡力協助,即使受了什麼委屈,也應在所不計,但求打敗金虜,復我舊疆,便是朝廷所望了!”

會中除了屠鳳邀請的十八家寨主之外,還有淳于周帶來的一幫人。十八家寨主也並非與屠鳳齊心的,——其中五個便是較為傾向於淳于周的人,而剩下的十三家寨主之中,有真知灼見的也不過有限幾人,因此在聽了“朝廷使者”史公望的這番說話之後,絕大多數都感到惶惑,雖然對於史公望所說的必須與蒙古化敵為友一事,心中覺得很不舒服,但也覺得他說的未嘗沒有道理。尤其因為這是“朝廷的旨意”。這頂大帽子一壓下來,本來是有異議的人也就不敢說話了。

李思南見大家噤若寒蟬,局面十分不妙,不禁胸中熱血沸騰,不顧一切地便站了起來,朗聲說道:“我是剛從蒙古回來的,據我所知,成吉思汗的野心決非只要滅金,滅金之後,還要吞宋,因此我認為朝廷的這項政策決不可行!”

淳于周“哼”了一聲,說道,“朝廷的意旨,你也敢違背麼?哼,你這小子有多大見識,難道就能勝於廟堂的諸公?”

屠龍則在嘿嘿冷笑:“成吉思汗的心思,你這小子又怎樣知道的。”

李思南道:“我聽得成吉思汗親口說的。”

屠龍冷冷說道:“成告思汗何以會對你說這些說話?”

李思南道:“這是他對部下諸將的訓話,我適逢其會,恰恰聽到。”當下將那日在肯特山上的遭遇,一一說了出來。

屠龍道:“照你這麼說法,你那日在狩獵中曾經勇殺犀牛,救了成吉思汗女兒的一命。那麼成吉思汗是應該很感激你了,他如何還肯放你回來?”

李思南坦然說道:“不錯,他曾經要封我做‘金帳武士’,我不甘為他所用,第三天就冒險逃出了和林。”

屠龍冷笑道:“你編故事的本事倒很不錯,可惜未免有點荒唐!”

李思南道:“各位請稍待片刻,我拿一樣東西給各位看看。”

李思南進入後堂,孟明霞便即站了起來,接下去說道:“我和爹爹曾周遊蒙佔各地,半年有多。所見所聞,蒙古確實是在作吞金滅宋的準備。”當下將蒙古如何在庫倫池、葛騰湖等地訓練水師,以及如何招募漢人為他所用等等情況,詳細道出,眾家寨主都信得過孟大俠父女的身份,決不會編造謊言,聽了這些“敵情報道”,不禁面面相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