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北地太守袁滂,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揚,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第十八鎮曹操。
十八路諸侯推舉袁紹為盟主之後,開始商討討伐董卓的大計。
“董賊倒行逆施,天下有志之士當共殺之,不才忝為十八路諸侯的盟主,承蒙諸位看重。”袁紹站於上首正容道:“待我軍攻破董賊之日,論功行賞。”
下方是來會盟的其他十七路諸侯和軍中的一些主要將領,滿滿的聚集了一營帳。
袁紹不遠處的袁術冷哼一聲,表示了心中的不滿,在袁術的認知裡,盟主之位應當是自己的,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袁術才是正室所生,而袁紹則是偏室所生,他和袁紹一直都在爭誰是袁家家主,也不是什麼秘密的事。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不知袁將軍是否將糧草之事籌辦妥當。”袁紹將目光投向一臉不滿的袁術。
袁術冷哼一聲,驕傲的說道:“大軍糧草早已準備妥當。”
收藏太少了,斷崖忍不住再次高呼一聲“求收藏!”大家看書之餘看一下自己有沒有收藏鐵騎,不要忘記了哦。
三一五章:發兵虎牢【求收藏】
袁術在諸侯中同樣有威望,老袁家的門生故吏贊同袁術當盟主的呼聲雖然不及袁紹高,也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實力,不然也不會被任命管理糧草,冷兵器時代,糧草就是根本。
袁紹道:“我軍軍力強盛,攻破董賊指日可待,不知哪部人馬願為前部。”
大帳中瞬間安靜了下來,各路諸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表態,他們相聚在這裡,為了漢室是口頭上佔據大義,實則每個諸侯心中都有一個小算盤,利弊得失計算的清清楚楚,諸侯中沒有笨人,這場討伐董卓的戰事之後,漢室的影響力將會降到最低,若袁家真心想要輔助漢室,則漢室興盛起來不是難事,若是為了功名利祿,則天下必將出現諸侯混戰的局面,亂世中只有實力才是根本。
“先鋒”,若是攻下了虎牢關,自然是居功至偉,但虎牢乃是雒陽第一險關,兩邊有群山險峰環繞,城牆高厚,強行攻下,十八路諸侯恐怕要死傷無數,攻打不下,丟人不說,實力亦被大大削弱。
良久無人應答,袁紹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新官上任還三把火呢,如今第一把就燒不起來了。
“卑職願做大軍先鋒!”長沙太守孫堅厲聲喝道。
中氣十足的聲音讓整個營帳為之一震,各路諸侯看向孫堅的面龐亦包含了一絲畏懼,有的諸侯眼中則是閃過一絲幸災樂禍的神色,攻破雒陽之後,這些人都會是競爭對手,少一個孫堅這樣強有力的對手,很多人樂於見到。
袁紹大喜道:“孫將軍真乃虎將也。”
“本盟主任命你為討伐軍先鋒,兵發虎牢關,即日起點齊兵馬前往,不得有誤。”
“諾!”孫堅抱拳道。
諸侯中,鮑信的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失落,鮑信是最支援袁紹當盟主的人之一,在他看來,先鋒這個職位應該由他來擔任,遺憾的是被孫堅方才一聲厲喝給嚇的忘記了站出來,本想著賣弄一下,讓袁紹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
早在雒陽的時候,鮑信就和袁紹同在何進麾下做事,那時鮑信就勸道何進不要招董卓和賈榮進京,可惜志得意滿的何進聽不進去忠告,最終落得身死的下場。
老袁家四世三公名聲在外,跟著袁紹做事,鮑信也是心甘情願,現在袁紹是聯軍盟主,跟著他,剿滅董卓之後,好處還不是滾滾而來。
孫堅回到軍營之後,點齊將士,向著虎牢關而去。
得到十八路諸侯已經會盟的訊息之後,賈榮就顧不得籌辦婚事了。
“關東諸侯聲稱討伐董卓,大軍已經逼近虎牢關。”賈榮掃視了一眼帳下的各部將領緩緩說道。
不少將領聞言露出幸災樂禍的神色,關東諸侯討伐的是董卓而不是西涼軍。
賈榮冷聲道:“董軍若是敗了,我軍豈能保全,殊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虎牢關內有李順的陷陣營鎮守,不過關東諸侯氣焰囂張,我欲派遣一名將領帶軍前往,輔助李順鎮守虎牢關。”賈榮說道,語氣中著重強調的是輔助李順鎮守虎牢關,李順在西涼軍中是出了名的沉穩,遇事冷靜。
帳內的將領皆是躍躍欲試,關東諸侯號稱五十萬沒有嚇住西涼軍的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