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閃過這些青年的腦海,花榮與秦明也沒有例外。他們最氣憤的是,一直很懂得拍馬屁的燕順怎麼就攔不住宋江!頓足捶胸,頓作傾盆,來不及了。花榮和秦明最終研究了這樣一個周密的可行性方案——走一步看一步:那裡不容,卻別作道理。
很多時候,人生就是如此,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對我們這樣的小人物來說,與其整天琢磨將來的遠大宏圖,不如走出日常中的一小步。
宋江的威名不是忽悠出來的,當林沖把宋江這些兄弟投奔梁山的訊息轉告給晁蓋的時候,晁蓋立即大擺筵席,招待來人。危機正在逼近晁蓋,不是他討厭的朝廷,也不是討厭他的百姓。
那一天,梁山笑語歡歌,晁蓋春風滿面!
置之死地而後生
在當時,一個年輕人考取了狀元,自然很多人都來羨慕和嫉妒,但這個年輕人不以為然,他說:“平生之志,不在溫飽!”上梁山的這些好漢,大多圖的是大碗喝酒、大碗吃肉這樣的生理目標。宋江沒有這樣高的生理目標,但他的精神目標很高。
在宋江眼裡,人生就那麼短短几十年,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為了理想拼一次又能怎麼樣,出生入死又有什麼了不起?
宋江的痛苦,不是生理上的,而是精神上的,正是為理想抱負一展拳腳的人生境界,讓宋江和這個狀元一樣,懂得如何拒絕苟安於世的生活。現在,宋江回家了,但這不是久留之地,為了積攢更多的人脈,還要繼續發揮趕羊上山的牧民精神。
就這樣,宋江和他詐死的父親商量了一個好去處——刺配江州。
“刺配”是宋朝統治者發明的專利,就是集刺、杖、流於一身的刑罰,是指臉上刺字,外加杖脊,而後流配充軍,這是死囚免死的重要途徑。宋江上路之後,離梁山越來越近,他深知晁蓋的為人,怎麼辦?此刻,兩個押送他的公人心裡更加沒底,早就聽說宋江跟梁山好漢感情深厚,萬一……
劉唐同學再次發現了宋江,並拿著刀砍向兩個押送他的公人,千鈞一髮之際,宋江立刻站了出來:“且慢,把刀給我,我自己動手。”兩個公人聞聽此言,早已嚇得膽戰心驚,宋江接過劉唐的寶刀之後 ,迅速把刀卡在自己的脖子上,作自刎狀。兩個公人懵了:宋江好狠!劉唐傻了:難道宋江神經錯亂?
宋江看到這一幕,內心微微一笑,然後十分委屈地告訴大家:“你們如果今天要拉我上梁山入夥,就是讓我背上不忠不孝的罪名,那麼我情願自殺!趕緊放我去刺配之地吧,梁山我是絕對不去的。”
劉唐現在別說殺公人,就是想讓宋江跟晁蓋見個面都難了,退而求其次吧:“前面大路上有軍師吳學究同花知寨在那裡專等迎接哥哥,容小弟著小校請來商議。”
宋江的無恥,在見到花榮的那一刻表現得淋漓盡致。花榮看到宋江身上扛著一個鐵枷,趕緊說:“咱都是混社會的,怎麼還讓我大哥扛著這東西?”
宋江立即對花榮此言進行了強烈的抗議:“賢弟,是甚麼話?此是國家法度,如何敢擅動!”
既然國家法度不敢擅動,宋江為什麼冒著生命危險給晁蓋送信,為什麼自己殺了人之後一路逃跑,為什麼在青州殺了那麼多百姓……
花榮可能搞不明白,但吳用很清楚:“我知兄長的意了。這個容易,只不留兄長在山寨便了。晁頭領多時不曾得與仁兄相會,今次也正要和兄長說幾句心腹的話。略請到山寨少敘片時,便送登程。”
其實,從宋江冒著生命被摧殘的危險到晁蓋家報信這件事上,吳用就知道,眼前這個宋江非同小可,和晁蓋比起來,這個人心狠手辣,絕對是一個當一把手的好料。現在宋江上山,有晁蓋老大在,他能幹點什麼?
晁蓋自然想拉宋江入夥,有買賣大家一起幹,宋江對此堅辭不受:家中上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違了他的教訓,負累了他?
宋江現在把孝像衛生紙一樣抬出來,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擋箭牌,不要忘了,他還有一個綽號,人稱“孝義黑三郎”!但這並不能解釋他為何在青州拉人入夥上梁山。好在宋江還有一手:一時乘興與眾位來相投!
這個一時乘興的理由很厲害,它可以讓人把很多不合理的東西合理化,尤其是放在有權謀的宋江那裡,哪裡是什麼乘興,而是乘機,乘機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這一切自然瞞不過吳用的眼睛,所以晁蓋千留萬留,宋江只是一個“走”字。吳用則大大方方地送了宋江一個走的人情——江州兩院節級戴宗是我的好哥們兒